近年來,子女成婚后和父母合住的家庭越來越少,年邁的父母選擇獨居成為趨勢。一方面老人不愿意麻煩子女,希望給子女更多的空間;另一方面,兩代人的生活習慣不相同,住在一起互相打擾。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顯示,空巢老人人數突破1億。兒女不在身邊,身體不適、穿衣吃飯、出行不便、無人照顧等成了老人的難題。面對龐大的空巢老人養護需求,如何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樂成為應對老齡化戰略過程中的重要問題。
為適應這一新需求,一些保險公司成立了專業的康養機構。它們利用現代科技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健康養老新模式,為老人提供高品質、人性化、有尊嚴的養老服務,既滿足了老年人對“家”的需要,又打消了兒女對老人“安全”的顧慮,為解決當前社會養老問題找到了一把“金鑰匙”。
筆者在走訪這些康養機構時發現,它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智慧化定位,優質服務到位。在養老社區中,集居家、社區機構為一體。在社區內,配備了一系列智慧科技服務,全方位融入安防、健康、生活等方面。入住社區的每一位老人,全部實行智能化的一卡通(一卡通有手環和卡片兩種形式,老人可自由選擇),全園區定位呼救。每張卡里錄有老人的個人基本信息,可以用來吃飯、進出、停車、繳費等。最重要的是,一卡通還有定位以及報警的功能。只要在社區內,老人若跌倒或者發生意外情況,都可以摁下一卡通的報警按鈕,秘書手持設備、樓棟服務臺、智慧養老管理中心會同時收到報警信號。而根據定位,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提供幫助。
智慧化安防,保證平安無事。在老人居住的房間內,配備緊急呼叫按鈕、拉繩警報以及不活動監測功能。緊急呼叫按鈕和拉繩位于沙發兩側、床頭兩側、飯桌旁、浴室旁、馬桶旁以及廚房。這些都是事故高發位置。當老人遇到緊急情況時,按動緊急呼叫按鈕,或者是拉繩警報,康養秘書都可以快速反應、到達現場,為老人提供及時的幫助。在房間內,不活動監測功能可以保障長者的居家安全。同時為確保長者入住的隱私,社區采取了紅外線檢測方式。舉個例子,若需要確認長者是否正常起床,添加早晨9-10點的檢測時間段,即在此時間段未探測到房間內有運動軌跡,不活動監測就會向秘書手持設備、樓棟服務臺、智慧養老管理中心發起警報,屆時會有工作人員上門查看,確保長者安全。
智慧化養老,確保入住安心。在智能化社會的發展進程中,老年人是不可忽視的群體之一。 社區不僅在日常服務中體現人性化關懷,更堅持創新,用科技賦能智慧養老,只為給長輩帶來更安全的保障。貼心、細心的照顧,既讓老年人住得舒心、放心,也讓子女們省心。同時社區內有恒溫游泳池、健身房、電影放映廳、健康小屋、棋牌室、禪修室、繪畫室等;提供多項康養服務,即由三大專業秘書——生活秘書、健康秘書、快樂秘書提供的7×24小時全維服務,更加能使老人們“吃好、住好、玩好、養好”。(彭遠漢 萬菁)
(作者單位:江西省景德鎮市金融學會;中國人民財產保險景德鎮市分公司)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