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周口市財政局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著力以“三去一降一補”為抓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轉變產業扶持方式,深化財政投融資體制改革,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惠民生,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圍繞“去庫存”,加大財政補貼政策落實力度。認真落實《周口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促進中心城區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的若干意見》(周政〔2015〕46號)和《周口市中心城區個人購房財政補貼實施細則》,對符合條件的購房戶給予契稅財政補貼,截止2016年3月31日,累計受理2343戶、補貼金額1900.9萬元,目前已兌付1676戶、補貼資金1475.4萬元。2016年,共計劃籌措資金8000萬元用于支持實施購買補貼政策,刺激購房需求,逐步消化中心城區房地產庫存。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供應方式,打通保障性住房與商品房通道,鼓勵購買符合條件的商品住房作為棚戶區改造安置房或公共租賃住房,積極消化房地產庫存。
二是圍繞“去產能”,調整完善財政扶持政策。為促進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帶動產能優化改造,市財政局積極實施服務業發展扶持政策。2015年落實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1660萬元,集中支持了一批重大服務業項目;落實能源自主創新及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資金652萬元,支持企業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落實先進制造業專項引導資金3673萬元,促進先進制造業生產線升級改造和項目研發;籌措1.4億元,支持實施重點節能工程和淘汰落后產能。
三是圍繞“去杠桿”,強化政府性債務管控。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出臺了《周口市中心城區投融資債務管理暫行辦法》,建立政府債務舉借審批制度,切實控制政府債務舉借額度及舉借成本,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加大PPP模式推廣運用力度,努力拓展公共服務設施投入渠道。截至2016年5月底,全市共收集PPP庫存項目48個,投資總額608.82億元,其中:進入財政部示范項目2個,進入省財政廳項目庫33個,已落地項目8個。
四是圍繞“降成本”,創新財政扶持政策和方式。在全面落實面向中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同時,撬動金融資本,設立規模5000萬元的中心城區企業還貸周轉金,累計支持13家企業使用還貸周轉金2.5億元;實施中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和小額擔保貸款貼息政策,撥付中小微企業貸款貼息資金2093萬元,重點支持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展,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工作,自5月1日起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范圍,切實減輕企業稅負。及時取消、停征、調整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實行清單制管理,清單以外的收費項目一律取消。
五是圍繞“補短板”,加大民生資金保障力度。2015年全市財政民生支出359.8億元,占財政支出的81.5%。加大醫療衛生投入,2015年投入67.2億元,建立全覆蓋醫療保障體系,同時深入推行基本藥物制度;加大教育投入,全年投入96.1億元,積極促進教育公平;持續加大社會保障投入,全年投入63.4億元,建立健全養老保障制度,加大孤、殘、低保等困難群體救助力度,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加大農林水投入,全年投入54.5億元,重點完善農村水利設施建設,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促進農村繁榮穩定;制定出臺《周口市新型城鎮化發展基金管理暫行辦法》,成立總規模為350億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基金,重點投資城中村改造、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建設等城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項目,目前已落地項目5個,總投資20億元,較好發揮了財政補短板效能,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加大統籌財政資金和盤活存量資金的力度,建立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的長效機制,對結余資金和連續兩年未使用完的結轉資金,一律收回統籌使用,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