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拐點已至?
家電產業觀察家梁振鵬則指出,董明珠遭免職關注度如此之高,與前不久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的募集配套資金項議案遭中小股東否決不無關系。今年3月,格力宣布籌劃發行股份購買珠海銀隆進軍汽車業,因領域跨度大、金額高等因素,格力電器迅速成為行業關注熱點。但上月底,收購一事卻出現戲劇性的一幕,在格力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雖然收購珠海銀隆股權議案勉強獲通過,但募集96.9億元配套資金等15項議案卻遭到了否決,給格力造車畫上問號,也讓格力電器和董明珠話題升溫。11月7日,格力電器還發布通告對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發的關注函給予回復,并表示擬調減或取消收購銀隆的配套募集資金。雖然困難重重,但董明珠對格力汽車卻并未放棄。董明珠日前在接受中央財經頻道采訪時還表示,今后會進入智能家居、模具、手機以及汽車領域,并強調,“我一定要做新能源汽車,為我們中國的霧霾徹底改變,我必須進軍這個行業”。
董明珠進軍電動汽車除了符合國家節能環保發展理念外,背后也關乎著格力電器的2000億元目標。2012年格力電器首次營收超千億元,躋身家電千億俱樂部時,董明珠便提出五年再造一個格力的目標,但從目前經營情況來看,單純依靠空調可能性不大。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也承認這一點。“人各有所愛,各有選擇,有人選親情關系,各種原因導致不會買格力的品牌,但是格力已經憑它的技術、誠信,在空調領域做到超過40%的份額,再有增長空間也不大了,神仙也沒辦法,必須要擴張。”
梁振鵬認為,跨界進軍汽車業并不是一個好決策。“董明珠擔任格力電器董事長以來一直在推行多元化,如晶弘冰箱、大松小家電、格力手機等,但到目前為止,格力電器依舊未能擺脫產品結構單一局面,除了空調,其他品類市場占有率都很低。可以說,格力電器的多元化并沒有成功案例。在這樣的情況下,格力電器進軍更加陌生的汽車行業,難度更大。”
談及未來格力的發展,梁振鵬還指出,董明珠不再擔任格力集團董事長一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格力電器的決策。“不管是格力電器前任董事長朱江洪,還是董明珠,此前都是兼任格力集團董事長,這樣最大的好處是,格力電器在做任何決策時大股東格力集團都是支持的,現在格力集團董事長變更,意味著格力集團加強了格力電器控制權,當格力電器再做決策時,格力集團可能會提反對意見。”(陳維/文宋媛媛/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