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上忽下的走勢
徐本合對近年來大蒜的價格走勢進行了梳理。
他說,2010年,金鄉本地收購后期價格暴漲到每斤6元以上,而第二年(2011年)收購季節7月份的最低價卻是每斤0.7元。
隨后的2012年,大蒜價格又迎來了一個高點:一般4月~6月為新蒜上市期,當年蒜剛剜下來是1.2元/斤,隨著減產消息蔓延和被認可,價格以每天幾毛的幅度瘋漲,一直漲到6月下旬的4元以上,市場交易幾乎停滯,表現出有價無市的非正常態勢。
“當時雖有存有老蒜的大戶拿出過億資金不斷托市,行情在一段時間的膠著后,緊接伴隨而來的就是長達整整一年的漫漫熊途,最終庫蒜的收尾命運是幾毛錢一斤。”徐本合說。
2012年牛市的短命,與老蒜剩余過多、行情上漲過快、缺乏行情根基支撐不無關系。
徐本合如是分析:“2012年的大蒜種植面積比2016年要小。只是在消費總量上,今年要比2012年大。近年的大蒜消費數據表明,在價格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每年的大蒜消費總量是以5%~8%的速度均衡增長的。”
根據徐本合對近期市場的回顧數據,2013年,大蒜行情重回低谷,當年7月中旬大蒜的平均價格為每斤1.2元;2014年7月中旬大蒜價格平均每斤1.6元。這兩年對蒜農來說都是微虧或夠本年份,盈利的不多。
2015年7月中旬,大蒜價格漲到每斤2.8元,蒜農開始實現久違的盈利。2016年7月中旬,行情重回歷史高點附近,價格達每斤5.4元;9月上旬,最高達6.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