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章 魚
編輯/閆如意
5月29日下午五點半,Dota2賽事解說YammerS的一條定時微博,引爆全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那是他的遺書。
41分鐘后,他的好友在微博發文稱,已與警方多次確認,打撈到YammerS的遺體。
隨后,“YammerS確認已離世”的詞條,沖上熱搜。
這個年僅26歲的男孩,人生中第一次得到這么多關注。
2018年的Super Major勝者組比賽,PSG.LGD二號位選手Maybe火貓留住Solo的雙頭龍那一刻,YammerS激情滿滿地喊出一句“再見了,寶貝兒”。
很多人記住了他的這句名言,也記住了這個解說時熱情激昂的男孩。
而現在,這句“再見了,寶貝兒”也成為粉絲和他最后的告別。
YammerS在他最后的微博配圖中,詳細講述了自己幼年被霸凌的遭遇。
抑郁癥的折磨讓他不堪重負,結束生命。
YammerS的悲慘遭遇,讓我們痛心。可難過之余,我們卻不得不承認,一個隱于暗處的問題正浮出水面:
校園暴力造成的傷害,成年后依然存在。
遺書中,他寫下童年遭受的欺辱
“四五個人按著我的四肢,給我灌尿”;
“現場掰開我的嘴,不停地尿”.......
在一個夏日的午后,當時還在讀幼兒園的YammerS,吃著草莓,走出家門。
家屬大院里讀初中的大孩子們看見了,以給他玩仿真槍為名,把他騙到了以前職工的筒子樓。
后來,年幼的YammerS是一路吐著一路哭,跑回的家。
可這樣的欺辱,有一次,就會有下一次。
情節也越來越惡劣。
“三四個人把我弄到大院角落,讓我含D”。
YammerS不肯屈服,他的哭聲引來了大人,這才作罷。
長大后,他才知道,原來當時被欺負的不只他一個,還有和他同歲的女孩。
四五六年級時,YammerS所在學校的一些孩子開始收保護費,不給就打。
于是,YammerS“打架”的頻率越來越高,他被叫到老師辦公室,而打他的孩子們則誣陷他“挑事兒”。
學生時代的YammerS成績一般,不屬于老師關注的重點對象。
“老師不信我,最后挨打挨罰的還是我。”
“小城市學校老師體罰真的很離譜,扇嘴巴、拿軟鉛筆抽人、拿棍子打。”
六年級時,班里的門鎖被幾個打鬧的學生弄壞了。因為YammerS放學后在教室打掃衛生,幾個弄壞門鎖的學生便向老師告狀,說鎖是他弄壞的。
告狀的學生相互作證,老師自然是不信他的。
當著辦公室所有老師的面,班主任一直拿軟鉛筆抽他手心,讓他趕緊承認。
YammerS在遺書中寫道:“我那時候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屈打成招,最后我真疼得受不了了,承認了。那之后,我再也不想上學了。”
因為成績不好,YammerS和父母關系很僵,他沒有求助任何人。
YammerS成了學校和父母眼中的“壞學生”,上學時被體罰,回了家還是爭吵。他陷入了“學校不想去,家也不想回”的黑洞之中。
才初二,他就患上了抑郁癥。
抑郁癥,YammerS的死因。
他的遺書只有兩頁,卻用一整頁記錄自己幼年遭受的暴力和不公。
成年之后,他的身體早已遠離了危險,但內心創傷卻在不斷發炎、潰爛。
這漫長的傷害最終成為壓死他的稻草之一。
成年后無法走出校園霸凌的陰影,這不是記仇,更不是脆弱和矯情。
研究表明,校園欺凌受害者成年后出現抑郁、焦慮、驚恐障礙和自殺傾向的風險將顯著增高。
超一半的受欺凌者曾出現創傷后應激障礙。
被欺凌的經歷還可能讓他們產生“習得性無助”,認為自己無力改變現狀,從而變得絕望、消沉。
這樣的傷害,將伴隨他們一生。
校園暴力,在隱秘的地方蔓延
這是今天,六一兒童節早上的熱搜。
五年級小學生將螺絲刀插入同學背部,取出后約十公分長。
目前,受傷學生已返校,傷人者則轉去了另一個校區。
就在YammerS自殺的前幾天,一起惡性殺人事件,發生在校園之中。
5月24日,四川某中學放學后,三名同學在教室里玩耍時發生口角。隨后口角演變成肢體沖突,其中兩人拿出棍棒追打另一個男孩。
他們從學校追到街上,男孩被打倒在地,另外二人則繼續將棍棒砸向他的頭部。
120到達現場后進行搶救,但倒地男孩還是不幸離世,年僅13歲。
受害者家長的朋友圈更是字字啼血。
〓 受害者家長朋友圈。目前,當地警方已立案調查。
2022年11月,鶴壁一起惡性校園霸凌案,也曾震驚全國。
一名16歲女孩長期遭受三名女生的欺辱。
扒光衣服、強逼跪地、踩踏胸部,輪流扇耳光......
3名女生施暴的過程非常殘暴,她們不僅侮辱女孩,為了炫耀“大姐大”形象,甚至邊侮辱,邊與他人視頻通話。
在通話過程中,她們還逼著女孩自扇耳光,且聲音必須足夠大,讓視頻聊天的另一邊聽見......
〓 受害女孩的父親為女兒申冤。
在女孩父親努力下,輿論開始注意到這起惡性事件,涉案學生被開除學籍,涉事班主任也被解聘。
但女生卻被欺辱至精神失常。
得知一切的女孩母親,暈厥后一直精神恍惚。
又一個原本正常的家庭,陷入永恒的悲痛。
2021年11月,15歲童星邵一卜跳樓自殺。
而讓她選擇輕生的原因,也是校園霸凌。
邵一卜遭受的是另一種暴力,她被言語攻擊、孤立、造謠......身體上雖然沒有一絲傷疤,但內心卻已經傷痕累累。
同學發試卷、作業本時總會跳過她;
不小心碰到她的東西也會故作惡心狀;
連她用過的廁所,都說以后不能用了;
甚至有人罵她“婊子、綠茶、賤人”。
有人問她:“你的父母都死了,為什么你還不去死?”
老師讓同學們給成績優秀的同學鼓掌,輪到給邵一卜鼓掌時掌聲就戛然而止……
也曾有個別同學去安慰邵一卜,但很快就會被罵她的同學提醒,不敢再跟她來往。
除了言語上的侮辱,他們還以邵一卜為原型寫了小說,并發布到網上。小說中把邵一卜塑造成一個壞女孩。
更讓人心痛的是,因為孤立和言語傷害的邵一卜人太多,霸凌她的人甚至不像前幾個案例那樣有名有姓。
法不責眾,霸凌者隱身了。
人們能看到的,只有墜樓后被電纜短暫接住又摔落在地的邵一卜;
只有身體器官多處受傷、骨折,創傷性胰腺永久損傷,無法正常飲食和行動的邵一卜。
以及一直為她奔走的母親。
這些校園暴力的惡性事件,因為太過慘烈而被人們知曉。
但更多情況下,暴力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滋生。
受害者,在角落里默默消化一切。
如果他們不講,那么身邊的人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
而更多人,是在被霸凌數年或者十數年后,才有勇氣講述這一切。
楊超越在直播時,曾皺著眉頭講述過自己被霸凌的細節。
“啪,一嘴巴子給我打過來,滿嘴是血”;
“一腳飛踹過來,踹在我的心窩上”.......
劉亦菲在采訪中說,自己在留學期間,也曾被霸凌。
我們當然都希望遭受校園霸凌的小孩能少一些,再少一些,但事實是:
我國的校園欺凌的發生率為 32.4%。
在全球范圍內,平均每3個學生便有1個曾經遭遇過校園霸凌。
他還是原來那張紙嗎?
該如何描述校園霸凌給人帶來的,漫長而持續的傷害呢?
今年3月,山東濟南一位老師曾用一張白紙講述語言暴力的傷害。
班里的小男孩嘲笑小女孩的衣服又丑又土,老師便將手里一張平滑的白紙比作某位同學,并對著白紙說:
“你長得真丑,學習真差,你的衣服真難看…… ”
“老師很討厭你,家長很討厭你同學也很討厭你……”
她一邊說著侮辱的話語,一邊將白紙揉成紙團。
之后,她對同學們講道:
“剛才我們說了很多句傷害他的話,現在我們再來道歉‘對不起’……
我跟他說了無數聲‘對不起’。
雖然他嘴上說著‘沒關系’,但他還是那張紙嗎?”
即便道歉,褶皺的紙團也變不回原本的樣子。
傷害一旦造成,便再不可逆。
徐志勝曾在初中時遭遇過校園霸凌,他把這段經歷寫進了段子里。
這個段子并不輕松,被校園霸凌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徐志勝都深受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困擾。
無論是高考,還是考研,每當認真學習的時候,徐志勝腦子里都會浮現被暴力的畫面。
備考研究生考試,他在那里“做著做著題,就需要把筆放下來,去窗戶透透氣”,把被霸凌的畫面忘一忘。
每當沒有安全感的時候,被霸凌的畫面就會出現,自動攻擊他的心理防線。
“這些痛苦的意義不大,我不感謝它。”
“等你熬過來之后回頭看,它依然是痛苦的。”
“初中2/3的時光是我一生過不去的坎兒。”
年初,韓劇《黑暗榮耀》爆火,電視劇講述的是曾遭遇校園暴力的女孩復仇的故事。
漂亮的文東恩被富家女妍珍和她有錢的朋友們選中,淪為玩弄凌虐的對象。
長大后,文東恩精心設計了一個龐大的復仇計劃,讓所有的傷害過她的人都得到了懲罰。
但這畢竟是影視劇。
為了讓觀眾從中體會到復仇的快感,劇情設置了太多為女主開路的“金手指”——有著財閥身份的忠犬男友、黑白通吃手眼通天的寺廟阿姨……
在女主步步為營懲罰仇人的時候,更多被霸凌的普通人,只能在彈幕中寫下自己的詛咒。
也正是這密密麻麻的彈幕,提醒著我們:
傷害從未真正走遠。
但我們又慶幸,有這樣一個契機可以讓被霸凌的人寫出心聲。
最起碼,那一瞬間,他們壓抑已久的傷害得到了釋放。
而對傷害的釋懷,不就是從一點點的釋放中逐漸成型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