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布的《2022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22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保持改善態勢。5月31日,長期推行綠色發展理念的華住集團發布了2022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即ESG報告),展示其在環境保護、社會參與和公司治理等方面所取得的進展,這也是華住第三次發布ESG報告。
秉持“成就美好生活”的企業使命,華住在2022年持續強化環境、社會與管治領域的體系建設:致力于打造清晰的ESG治理架構,并建立規范的內控體系;在酒店建筑、運營、服務等方面,采取多項措施降低碳足跡;同時注重人才培養和發展,擁有高滿意度和多樣化的團隊;運用數字化工具等提升住客體驗,通過公益慈善積極回饋社會。
打造清晰企業管治構架,響應可持續發展目標
在企業管治方面,華住致力于打造權責明晰、高效運轉、清廉正直的治理架構,以確保公司實現各項戰略目標,同時樹立牢固的風險防控意識,已建立起規范的內控體系,并持續對其進行優化、細化、強化,以及時識別、評估和應對各類風險。
報告顯示,2022年度,華住通過開設法律風險普及課程、內控合規培訓,以提高各級各類管理人員、員工的風險防控能力,以及加盟商和潛在加盟者的稅務優化及內部風險管控能力。同時,報告期內,華住在員工及供應商群體中發起《反腐自檢問卷》,回復率達99.9%。
此外,華住始終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設立明確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覆蓋住客、員工、商業合作伙伴等各個利益相關方,建立清晰的ESG治理架構,同時積極響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創造美好社會貢獻華住力量。
貫徹“精益增長”戰略,全流程守護綠色未來
為順應全球最新經濟形勢及可持續發展趨勢,華住將“超大規模增長”戰略調整為基于合格門店的“精益增長”戰略,形成具有華住特色的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建筑、運營、服務等全流程,降低業務發展所產生的環境足跡,為構建低碳社會做出貢獻。
在綠色建筑方面,位于上海的華住全球總部園區設置了一套雨水回用系統,該裝置的雨水處理規模為每小時25立方米,調蓄池的有效容積約150立方米。經沉淀、過濾、消毒等處理工序后,雨水可被回用于綠化澆灑和道路沖洗,實現對于水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
(圖/華住總部園區)
華住旗下各品牌酒店亦在推動綠色建筑項目落地。例如,全季酒店5.0版本將大堂公區地面由大面積石材改為地磚,餐廳臺面由石材改為巖板,墻面則由涂料、墻紙改為竹木纖維板及石塑板,以更天然、更易回收再利用的材料,順應當今社會的綠色健康發展趨勢;漢庭3.5版本、海友6.0版本已推進“模塊化”裝修,以求進一步降低碳排放。
在綠色運營方面,截至報告期末,LED節能燈具在華住中國的覆蓋率已達到100%,空氣源熱泵在直營店的覆蓋率為32%。截至2022年12月31日,德意志酒店旗下已有 60 余家酒店獲得ISO 50001能源管理體系、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雙認證。同時,德意志酒店已制定“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環境目標,并正積極推進綠色電力的接入與購買。
在不影響住戶入住體驗的前提下,華住中國適度減少閥門開啟幅度,將出水量限制在5—6升/分鐘之內,以減少對于水資源的無端消耗;德意志酒店于水龍頭上安裝爆氣閥,在滿足住戶舒適度的同時,顯著降低近50%用水量。
除了日常運營的節水節電,華住還致力于推動酒店用品綠色化。全季酒店客用水的瓶身采用PET材質,可被完全回收,且無標簽,據測算,通過使用可回收飲用水瓶,全季酒店每年可助力減少碳排放約1801.8噸。同時,華住與供應商合作開發的環保拖鞋,采用完全可回收材質,該產品已取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并被廣泛用于漢庭酒店。
(圖/全季無瓶標客用水示意圖)
在綠色服務方面,華住鼓勵住客共同踐行低碳環保生活方式。具體實踐上,“綠色住”試點不斷擴大,華住旗下酒店品牌桔子、宜必思等品牌,在華東、華南地區的十數座城市的部分家門店開啟項目試點,幫助更多住戶投身環保節能、資源節約。據統計,2022年,華住在“易發票”系統共開具223余萬張電子發票,合計減少超過0.44噸碳排放。
此外,華住已與蔚來合作建成14座充電站,覆蓋旗下諾富特、美居、宋品、花間堂、永樂半山等多個高端品牌,助力住客綠色出行。
重視人才培養和多元化,推動酒店業高質量發展
酒店行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優秀人才的聚集。在雇傭管理方面,華住堅持以人為本,切實保障員工權益,提供健康安全、平等尊重、友愛互助的工作環境;同時注重員工的培養和發展,致力于成為員工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
報告期內,華住共有6463間門店參與調查,員工平均滿意度達95.27%。華住的雇主品牌理念及管理工作獲得了多方認可,德意志酒店被德國雇主評級門戶平臺“Kununu”評為“Most Wanted Employer (最受歡迎雇主)”,被德國商業雜志《資本(Capital)》評為“Best Trainers in Germany(德國最佳培訓雇主)”。同時,華住中國亦榮獲多個雇主相關獎項,包括最佳東方頒發的“2022第九屆旅游服務業集團卓越雇主”、 實習僧頒發的“2022年實習僧最愛雇主”、 樂聘網頒發的“2022中國旅游酒店業年度杰出雇主獎”等。
此外,華住還積極建設多元化團隊,承諾在工作場所中支持和促進性別平等,確保所有員工都能在集團實現個人價值。截至報告期末,華住擁有員工近2.5萬人,其中女性員工占比61.9%,女性店長占比達56.7%。
同時,華住建立了管理序列(M)、專業序列(P)、酒店序列(H) 三條通道,并明確不同層級的職能要求,為員工建設暢通的職業發展路徑。報告顯示,華住中國自有門店員工的線上培訓總時數超過3.5萬小時,德意志酒店員工的培訓總時數超過2.6萬小時。
針對不同崗位的人才需求,華住特別推出“領航計劃”“嶺秀生”“科技新軍”等一系列具有集團特色的招聘項目,不斷提升人才技能和企業吸引力。
(圖/“領航計劃”學員合照)
除了幫助內部員工成長發展,華住還從賦能供應商、加盟商及其他酒店從業者,到培養青年從業人才,通過多樣渠道分享技術成就、服務理念與運營經驗,助力酒店行業高質量成長。
針對供應商,華住推出“三級供應商培訓體系”,分別面向供應商基層人員、中層管理人員、高層管理人員設計培訓課程。報告期內,華住共組織12場次供應鏈培訓,參加人次近800人。
針對供應商的考核,華住對供應商開展定期年度綜合評估,評估維度包括商品質量、售后服務、用戶評價、糾紛投訴等,并結合多方面因素確定最終得分。截至2022年12月31日,294家華住供應商已獲得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較2021年上升約22%;212家華住供應商已獲得ISO 45001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較2021年上升約15%。
同時,華住已建立了一套完備的標準化加盟商管理方案,并將其與成熟的供應鏈體系有機結合,實現從設計、開發、營建到管理、運營、驗收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例如,從最初的工程端開始,華住便引入總包解決加盟商裝修痛點,在實現工期可控的同時,將一次性驗收通過率提高至99.5%。
而在培養青年從業人才方面,華住通過共建實習實踐基地、植入企業創新課程等方式,與100余所高校開展深度合作,不僅與其形成緊密的人才供需對接關系,更為整個酒店行業培養并輸送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華住與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共同牽頭,參與撰寫、編訂了《現代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教材,該教材以單店總經理為能力模型,融入華住一線酒店數字化運營經驗,內容包括服務標準化、交付與管控、督導與培訓等模塊,有效支持了酒店職業教育教材的更新升級。該書也于今年5月正式發布。
(圖/由金輝、李達、王晨主編的《現代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教材)
數字化創新提升住宿體驗,公益善行回饋社會
秉持“成就美好生活”的企業使命,華住充分利用數字化工具,不斷優化管理效率、提升經營水準,為住客提供高效、安全、舒適、個性的住宿體驗。2022年,客戶滿意度調查優良率達 98.0%,較2021年提升3.4個百分點。
為提升客戶體驗及運營效率,華住推出了“易”系列產品,包括易公安、易早餐、易客房、易發票、易工單等。其中,數字化安全跟蹤項目“易安全”,將傳統報警服務與物聯網相結合,使各門店能夠快速識別消防等47種緊急安全情況。
(圖/華住“易”系列產品布局)
為持續推進高效服務,華住于各門店設立“華掌柜”酒店前臺終端機,感應證件后可自動生成房卡,幫助住戶迅速完成登記手續,實現“30秒入住、0秒退房”;此外,“華小AI”自動電話應答機器已于4518家酒店實現落地,其可協助人工客服接聽客房電話,并實現自動智能外呼,幫助住客完成延房續住、催賬報備等場景的自動確認,簡化前臺工作并提升門店效率。
在不斷升級酒店安全與效率的同時,華住還持續升級住宿體驗,針對不同住客的個性化需求,推出書香漢庭、全季客聽、花間小日子等特色活動。
除了加強住客安全保障與提升住宿體驗,華住集團還持續向社區、社會弱勢群體等表達善意,不斷組織、開展、參與各類公益活動,肩負起企業社會責任。
據了解,2022年,華住旗下漢庭基金會公益性支出共計人民幣144.2萬元。其中,“書香漢庭”公益活動已經連續7年為甘肅、貴州等邊遠山區貧困學校,提供超過1.3萬節課時在線教育資源,惠及近一萬名學生及420多名當地教師。
同時,華住也展示了對孤獨癥兒童群體的關愛。該集團2022年推出“華住會公益積分點亮計劃”,通過舉辦線上、線下畫展,發動超過1.9億會員通過捐贈積分或積分競拍的形式,購買上海飛葉藝術特殊教育學校的孤獨癥兒童畫作,號召社會大眾關注特殊人群。德意志酒店各門店則聚焦社區服務,每年至少舉辦一次“社會日”活動,鼓勵員工深入當地社區,參與志愿服務。
(圖/“愿星星不再孤單”愛心畫展)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踐行可持續發展并非一時之舉,而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化工程,需要不懈地努力。華住集團CEO金輝強調:“除了持續在社會公益、員工關愛等方面努力,華住今年將圍繞三個方面進行優化:持續完善和優化公司ESG數據庫;提升能源和水資源的使用效率;啟動更多的綠色項目,包括綠色供應商、綠色住等。以期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共建美好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