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專訪印度人口機構負責人:普通印度人對成為人口第一感到恐慌
來源:鳳凰WEEKLY 發布時間:2023-04-15 18:02:34

文 / 程靖

編輯 / 漆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4月,“印度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的消息引發全球媒體和決策機構的高度關注。隨著中國和印度人口都超過14億,意味著全球80億人口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在這兩個國家。

在外界看來,印度如此龐大的人口規模“既令人興奮,又讓人生畏”。這一消息對印度普通人意味著什么?這一數字會給印度帶來紅利還是負擔?印度又將如何利用人口資源?這些問題不僅關乎印度,也關乎每一個處在人口結構轉型階段的國家。

對此,《鳳凰周刊》專訪了非政府組織印度人口基金會執行主管普納姆·穆特雷賈(Poonam Muttreja)。印度人口基金會成立于1970年,總部設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主要通過觀念倡導和推動政策制定來穩定國家人口、促進人口的生殖健康和人群的綜合發展。

印度人口基金會執行主任普納姆·穆特雷賈

穆特雷賈在社會發展領域有超過40年的工作經驗,經常通過媒體為女性和兒童福祉議題發聲。加入基金會前,她曾任職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并創立了多個關注女性健康與權益的社會組織。

不僅如此,她與中國的交往也不少。穆特雷賈參加過1995年在北京舉行的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2009年,她還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第五屆亞太生殖健康大會,此后多次受邀來華交流相關議題。

在穆特雷賈看來,印度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后,應繼續將施政重點放在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投資教育和醫療系統以及計劃生育服務上。“一方面要將龐大的年輕人口培養成擁有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要投資女性,讓更多女性進入學校和社會、共同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

普通國民對“人口第一”感到恐慌

《鳳凰周刊》:最近,全球都在關注“印度人口超過中國”的話題。普通印度人如何看待這個消息?

穆特雷賈:印度人早就知道本國人口有一天會超過中國,但由于中國在2022年錄得人口負增長,讓這件事發生得比預期更早一些,還是比較讓人驚訝的。

但事實上,印度的人口增長率一直在放緩,目前已低于人口學中總和生育率2.1的更替水平。

令人欣慰的是,印度和中國一樣,也將政策重點放在經濟發展、投資教育和醫療系統以及計劃生育服務上,這些舉措在延緩人口增長上發揮了作用,也意味著印度應該堅持走這條路,繼續改進。

但我不得不承認,很長時間以來,印度人對人口高速增長有著恐慌情緒,他們稱之為“人口爆炸”。普通人對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會感到擔憂。

《鳳凰周刊》:他們主要擔心什么呢?

穆特雷賈:和其他國家一樣,印度的教育、就業和其他資源尚難滿足國民的需求。人們擔心,如果別人家的孩子占了一個學位,那我的孩子該去哪里上學。

氣候變化也是一個嚴峻現實,更多的人口也會導致更多的自然資源消耗,這也是一個全球性問題。

話雖如此,人們之所以憂慮,還是因為他們不理解印度和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人口結構轉變,政府也沒有好好進行過解釋。如今是時候去告訴他們,人可以成為一種資源,而不是一直強調人口帶來的“問題”。要知道,很多人會拿人口數字當借口,以掩蓋資源和服務供給的不足。

我們不應該以“人口太多”為由,不去做應該做的事情,而是需要做好規劃。這些年來,印度在讓女孩接受教育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但主要還停留在小學階段,未來要讓更多女孩進入高中、接受高等教育,還要建立更多大學。我們要培養年輕人的技能,為他們提供足夠的營養。

2018年11月,時任推特首席執行官的杰克·多西在新德里的印度理工學院,和學生交流互動。

另一個現實是,印度也將像中國那樣,有越來越多的老齡人口。過去幾十年,印度老齡人口已經翻了一番,我們有理由憂心老齡化的到來。但總而言之,現在是重新構想、增加投資以促進印度經濟發展的好時機。

《鳳凰周刊》:你如何定義“人口紅利”和“人口過剩”?

穆特雷賈:首先,沒有人應該被視為多余的。每個生命都至關重要,對世界有其貢獻。印度有大量年輕人,他們不僅有巨大潛力,能為國家經濟增長和發展做出貢獻,也能夠為解決世界各地出現的人口短缺獻一份力。

看看日本、韓國、歐洲和現在的中國吧。印度人口眾多,如果我們為他們提供教育和技術培訓,使其擁有就業能力,那么不光印度,全球各地的就業機會都會為他們敞開。若其他國家對印度進行勞動力技能投資,這些國家也可以享受印度人口結構變化所產生的“紅利”。

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要盡快展開行動,擁有如此多年輕人的“機會之窗”不是永久的,這扇窗只在未來25年內打開。

另一方面,我們還需填補性別鴻溝,確保女性在席卷全球的進步變革中受益。有數據顯示,在教育、就業、網絡設施等能讓人有能力支配生活的資源上,女性并沒能享受到和男性同等的機會。印度需要改變這種狀況,由此才能真正實現人口紅利的飛躍。

《鳳凰周刊》:你提到教育、工作、技能培訓,這些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間完成。要提供這些資源,印度眼下面臨哪些挑戰?

穆特雷賈:印度有這方面的經驗、能力和資源。我們已經有龐大的學校和高等教育體系以及公共衛生體系,可以進一步擴大現有體系。訓練有素的教師、醫護人員,可以在幾年里培養出來。現在很多人都沒有工作機會,而我們知道怎樣培訓人,這方面同樣可以開展國際合作。

2017年世界人口日,印度啟動MPV計劃生育項目。

舉個例子,印度在計劃生育領域推行了一個名為MPV的項目(Mission Paribar Vikas),在占全印人口44%的146個高生育率地區開展家庭生殖干預項目,在過去5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印度這個國家,只要在政治上對某事有所承諾,我相信它一定有智慧、有能力且有資源能很快地完成。

《鳳凰周刊》:能簡單介紹一下MPV這個項目嗎?

穆特雷賈:該項目于2017年啟動,一開始在印度7個邦的146個高生育率地區實施。發現效果很好后,接著在6個東北部邦繼續推廣。該項目確保各級醫療保健系統都能向服務對象提供避孕藥具。據政府稱,他們正努力為這些地區引入更多種類的避孕藥具,通過每天接觸基層婦女的醫療工作者發放給適齡女性。

MPV項目還會在男性節育上做工作,比如推廣不用開刀的輸精管結扎術,因為很多男性有“結扎會讓他們喪失男子氣概”的錯誤觀念。此外,該項目還會為夫妻提供節育咨詢。因為很多婦女發現,很難與伴侶協商避孕措施,參加咨詢有助于伴侶間更好地溝通。

MPV項目在北方邦(Uttar Pradesh)宣傳節育手段的海報。

印度應向中國學習社會保障

《鳳凰周刊》:你曾在采訪中提到,歐洲、日本、韓國和中國等國家和地區在人口轉型階段面臨的老齡化問題,印度也會遇到。印度要做些什么來防范可能出現的老齡化以及少子化趨勢?現在問這個問題還太早嗎?

穆特雷賈:不會,這個問題非常恰當。印度進入老齡化社會確實還早,但除非你提早預測并且做計劃,否則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我認為印度應向中國學習,無論經驗還是教訓。中國在過去很長時間里推行了獨生子女政策。雖然現在政府開始推行“二孩”“三孩”政策,但生育率一旦下降,是極難逆轉的。

尤其如今很多女性受過教育,哪怕不是多高等的教育,也會對人生有不同的愿景,而不只是生孩子。所以,印度不能采取太嚴苛的政策。如今,印度數量龐大的年輕女性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她們沒那么愿意生孩子,有些人想要獲得經濟權利,這些都是很好的愿景。

印度目前人口中,有七成是年輕人,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年輕人會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人口增長的勢頭。所以我們要鼓勵女孩晚點結婚,推行一孩或二孩家庭的常態化。

此外需要向中國學習的是,印度應在醫療基礎設施方面加大投入;大力開發“護理經濟”,讓大城市和偏遠地區都能擁有設施良好的兒童保育中心;此外還應照顧老年人。印度應該關注社會保障問題,再去推動相關領域的進步。

總之,印度需要保障女性和老齡人口的福祉。已經生兒育女的家庭,政府也需要給予支持。因為女性一旦有了孩子,生理、心理、情緒上都會受到影響,更別說還有工作壓力。所以我們應該給予媽媽們更多支持,不能把她們當成生育機器,什么都不給卻指望從她們那里索取。此外,男性也需要在計劃生育、撫養孩子、贍養老人等方面負擔起同等責任。

2021年7月,印度班加羅爾郊外的Gollahalli村,母親帶著孩子來到兒科診所做體檢。

《鳳凰周刊》:在你看來,男性應承擔哪些同等責任?

穆特雷賈:在我看來,絕大多數男性從沒扮演過像女性那樣負責任的角色,在很多層面都是。這主要包括三點:

首先,計劃生育一直是女性的負擔。每種避孕藥都有副作用,唯一一種沒有副作用的避孕藥是避孕套。但很多男人都不喜歡使用,因為他們認為,使用避孕套會減少性的樂趣。這很荒謬。反復墮胎呢?生育過多孩子,卻沒有資源喂養和教育孩子呢?有什么能比男人們(的行為)更不負責任?

其次,男性絕育手術只要10分鐘,幾乎不會傷害身體;而女性絕育要進行全身麻醉,比男性困難得多。但在印度,只有3%的男性接受過絕育手術。我知道很多國家的男性絕育率都非常低,包括中國。

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女性表達得不夠大聲。現在是時候喊出女性對男性的期待了,不光是對印度男性,而是對全世界的男性。

再次,無論在怎樣的人口結構中,女性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要打理家務,要工作掙錢,有些人甚至還要照顧三代人,包括自己的祖父母、父母、伴侶的父母,還有孩子。因此,只有當男人改變的時候,世界才會改變。

《鳳凰周刊》:你曾提到,印度的“希望生育率”在第四次全國家庭健康調查中顯示的結果是1.8。所以說,印度的生育率還會進一步下降?

穆特雷賈:生育率下降有幾方面原因。

首先,印度的食品價格常年上漲,尤其烏克蘭危機爆發后,這一漲幅更高。教育、醫療費用也越來越貴,人們已經養不起孩子了。其次,女性接受教育后,生育率就會下降。我總說,教育是最好的避孕藥。最后,無論印度還是其他國家,都已有越來越多的避孕方式可以選擇。

此外,現在有了互聯網,人們很容易看到世界上其他人過著什么樣的生活,人們意識到,少生幾個孩子可以把家人照顧得更好,給予他們更好的教育、飲食和醫療服務等。總的來說,印度女性傾向于生更少的孩子,在經濟上獲得獨立,在男權社會里獲得自己的權利。

《鳳凰周刊》:1.8的生育率對印度這樣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來說意味著什么?

穆特雷賈:由于存在龐大的年輕人群體,印度人口還會繼續增長。1.8的生育率將給印度留出緩沖時間,讓我們為未來的老齡化社會作準備,還將為我們發展經濟,給年輕人提供教育、技術培訓和就業留出時間。

要知道,美國很多大公司的行政總裁都由印度裔擔任,IBM公司一度有四成的IT工程師來自印度。不丹等鄰國的學校里也有來自印度的老師。美國、英國的醫院和診所里很容易碰到印度裔醫生。可以說,印度人在全世界都有發展機會。

微軟公司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1967年出生于印度海得拉巴。

但這也意味著印度存在嚴重的人才外流。最近印度政府開始投資管理和科技方面的學府。如果國家為一個工程系學生支付學費,5年一個周期的投入只需要100萬盧比(約合8.4萬元人民幣)。我們應該加大這方面的投入。

有預測稱,印度會在2100年出現人口負增長,并回落到13億左右。了解這一趨勢是有必要的。

《鳳凰周刊》:在未來,印度如何給盡可能多的人提供計劃生育服務?

穆特雷賈:首先,印度迫切需要更多的計劃生育顧問。這些顧問可以給民眾做前期咨詢,幫助女性決定在什么階段用什么避孕藥具。不光是女性,丈夫、伴侶等都需要這種咨詢服務。

第二,需要引進更多的避孕藥具。皮下埋植劑這種重要的避孕手段還未在印度獲得推廣。為什么它很重要?印度北部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和比哈爾邦(Bihar)的生育率仍然很高。這兩個邦有大量的農民工,他們每年只能回家一次,通常他們的妻子會在那時候受孕。受限于社會觀念,這些男性農民工通常不會采取避孕措施。我們可以為女性提供皮下埋植劑或可注射避孕針等避孕手段,前者的效果可持續3-5年,后者能持續約3個月,而且她們的丈夫不會知道。

我們還應開發更多短效的避孕措施。印度在計劃生育上投入的資金很少,而且85%都用在絕育手術或其他手段上。但絕育不適合年輕人,絕育應該是人們到了一定年齡(有過生育經歷后)才去做的。印度有70%經歷了永久性絕育的婦女從未使用過短效的計生方法,所以應該開發更多的短效避孕措施。

應將技術革命轉變為優勢

《鳳凰周刊》:你剛剛說,教育是最好的避孕藥。作為女性,我認為教育和職業道路很重要,但國家可能會希望有一個健康的人口結構。個人和國家的愿景看起來有點矛盾,如何在這當中取得一個平衡?

穆特雷賈:我認為不存在這種二元對立。受過教育的女性不僅能為家庭做貢獻,為減少人口做貢獻,還能為印度經濟做貢獻。政府應把投資女性視作獲得雙贏的結果,不投資女性的機會成本會非常高昂,從任何角度來說都是一樣。有研究表明,擁有更多女性的工作場所,工作成效也更高。據統計,在新冠疫情應對中做得好的國家,如新西蘭、挪威等,都是由女性領導的。所以讓女性加入勞動力是一件好事,推動性別平等、給女性賦權一定是好事。

沒受過教育的女性更可能遭遇暴力,因為她們遇到虐待和暴力后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不知向誰求助。她們在經濟上不獨立,沒辦法通過律師或其他代理機構去離開伴侶,甚至有可能被殺。

2023年3月16日,印度艾哈邁達巴德一所學校里,教師帶著學生操練防身術。

2023年4月9日,印度艾哈邁達巴德的女性參加防身訓練。

每個人都應該明白,在一個男權社會中,當男人想控制女性的方方面面,這對社會、對下一代都沒好處。你投資一個女性,不僅僅是投資了她的家庭,也投資了一個村莊乃至一個國家。

所以,女性發展和國家發展之間不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相反,目前的鴻溝是由于養育和護理方面的不發達,缺乏高質量的教育和技能培訓,以及科技領域的性別差距等造成的,畢竟當今90%的工作需要使用各種各樣的科技手段。

《鳳凰周刊》:現在對人工智能有很多討論,比如AI或機器人可能會取代人類勞動力。它會給印度的“人口紅利”帶來何種影響?

穆特雷賈:的確,科技已經取代了很多人的工作。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重新想象、重新發現不同行業。比如過去有速記員和秘書,現在人們發現,這些工作完全可以自己做。AI勢必會取代一些崗位,但在制造業和農業領域,永遠需要人。

2023年4月13日,農民們在印度班加羅爾市郊外的農田里采摘茄子。

看看ChatGPT,它橫空出世后造成了多少問題?我們能多大程度上依賴它的準確度?如果完全依賴AI,人類的心理、生理乃至經濟上的福祉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就像我們不能采取過于激進的人口控制措施一樣,我們也不能在短時間里過于依賴AI。就像我們討論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時談到,人力資本也要可持續發展。世界不應該走向讓AI取代所有工作的方向,而是應該以人為中心來使用AI。

印度有著舉世聞名的繁榮的IT產業。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報告預計,到2025年,將有8500萬崗位被AI取代,但同時會創造出9100萬個與AI相關的工作機會。

我認為,印度應該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讓年輕人做好準備,適應時代和技術的變化。印度有一個詞是“jugaad”,意思是順勢而為、隨機應變。我認為,印度可以將技術革命轉變為自己的優勢,不會困在AI帶來的沖擊里。

此外,AI還可以用于真人觸及不到的場景中,比如我們基金會推出了一個聊天機器人“SnehAI”,年輕人可以從中獲取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識。要知道,這種對話很難通過學校或其他場景去公開進行。這是AI可以被用來拯救生命的地方。

《鳳凰周刊》:近一段時間,有關印度失業率以及零工經濟的報道越來越多。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穆特雷賈:數據顯示,印度目前的失業率為7.8%。但印度在農業生產活動中有季節性失業問題。對此,印度在2005年通過了《圣雄甘地國家農村就業保障法》(MGNREGA),保證每個農村家庭都有勞動者每年至少以最低工資標準被雇用100天。

但考慮到現在的高通脹,印度窮人幾乎所有的收入都花在了吃飯上,所以我們要做更多,不只是規定最低工資,而要創造更多體面的工作。

以前中國的工人工資很低,但隨著中國最低工資水平的提高,發達國家逐步把制造業轉移到其他國家去了。無論中國還是印度,我們為什么一定要通過剝削本國勞動力去給發達國家制造產品呢?我們的國民應該有更體面的工作、更高的工資、更好的工作條件和福利保障。

(齊然對本文亦有貢獻)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歡

專訪印度人口機構負責人:普通印度人對成為人口第

文 程靖編輯 漆菲今年4月,“印度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的消息引發全球媒體和決策機構的高度關注...更多

2023-04-15 18:02:34

2023年一季度房企格局分化加劇,拿地榜TOP20僅6家

爆雷房企的僵局,終于陸續劈開了口子。去年龍光成功實現復牌后,今年以來出險房企有了新進展,復牌...更多

2023-04-15 14:57:42

融創復牌當日前“西南王”、“華北王”離職,曾是

融創曾經的“藩王”們正不可逆轉地走向他們的結局。就在融創股票正式復牌的關鍵性節點4月13日,從順...更多

2023-04-14 12:16:40

視點!京東超市第9屆糧油節:萬里挑一精選2000款

4月7日,京東超市第9屆糧油節正式開啟,本次糧油節持續超過一周,將在4月14日結束。此次糧油節期間...更多

2023-04-14 10:16:10

印度成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是福是禍?或成為制衡中

作者 齊然編輯 漆菲從18世紀以來,中國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經濟體。但在今年4月,這一百年“老...更多

2023-04-13 11:15:46

當印度女性開始不愿生娃-微動態

作者丨程靖編輯丨漆菲2019年,印度總理莫迪在獨立日演講中曾對印度龐大的人口倍感憂心。他認為,印...更多

2023-04-12 21:59:51

每日精選:停牌1年后融創申請4月13日復牌,年內能

4月12日,融創中國發布公告,復牌指引已滿足,申請在4月13日上午9時起于聯交所恢復買賣。公告表示,...更多

2023-04-12 21:00:37

近八成房企虧損,平均毛利率低于20%,房企盈利短

王健林登上首富寶座的第二年,做客了一檔節目《楊瀾訪談錄》。那時樓市正在經歷一輪嚴格的調控,輿...更多

2023-04-12 13:00:00

環球最新:14歲女孩被搶婚,習俗掩蓋下的性暴力

作者|閆如意編輯|花木藍這是一樁事先張揚的綁架新娘事件。紀錄片導演跟拍了3年。“新娘”琪想掙脫...更多

2023-04-12 09:13:41

京東酒類業務發布2023年四大戰略:突破重點場景

4月10日,春季糖酒會期間,京東酒業在成都舉辦2023戰略發布會,發布四大戰略:突破重點場景、提升銷...更多

2023-04-11 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