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國家醫保局近日發布《關于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明確,要針對包括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在內的全體職工醫保參保人員,建立完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共濟保障機制,支付比例為50%起步,并適當向退休人員傾斜。
有網民稱,門診小病、常見病擬納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順應了醫改趨勢,裨益民生,是實現精準保障、發揮醫保基金共濟作用的應有之義,具有破冰意義。
網民“豐收”認為,此次改革轉向保小病、保門診延伸,既保大也保小,職工醫保保障范圍、保障力度相比過去進步了。
網民“張西流”提出,當前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參保者對報銷比例和范圍不盡滿意,這與醫保結余形成極大的反差。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滿足參保者健康、醫療的雙重需求,就需要在全國范圍對醫療保險制度進行改革,進一步擴大報銷比例和范圍。普通門診費用醫保可報銷,就是一種有益嘗試。
還有網民表示,門診報銷50%起步,可以大幅減少過度診療尤其是減少超適應癥住院,從而減少醫保基金浪費現象。
網民“戴先任”認為,門診可報銷,彰顯醫保利益最大化,但也應防范“鉆空子”行為。比如,應防止利用“家庭共濟”“門診報銷”亂消費,防止醫保基金出現詐騙或挪用現象,不能讓職工醫保成了隨便消費的“消費卡”。(記者 陳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