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寧德時代的近5億訂單后,9月16日,華自科技(300490.SZ)股價一字跌停,公司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被要求說明是否存在內幕交易。
9月15日晚間,華自科技突然公告稱,子公司精實機電與寧德時代簽訂的約4.81億元訂單終止,原因系項目實施地變更、技術條件變化及精實機電產能檔期。
就披露上述事項前,華自科技借著“寧王”的光環成為滬深兩市年內的一只牛股。在16日跌停之前,華自科技年漲幅達188.25%。同時,7月以來,華自科技控股股東及部分持股比例5%以上的董事、高管均披露了減持計劃。
需要指出的是,半年報中,華自科技的上述兩筆訂單履行的各項條件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也未提及存在無法履約的風險。
16日凌晨,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華自科技詳細說明本次訂單終止的原因、精實機電收到中標通知后是否收到紙質訂單;公司是否存在發布利好炒作股價配合股東減持的情形。而從16日盤后數據來看,此前多次搶籌華自科技的機構,在當日的跌停板上抄底。
5億訂單說黃就黃,多位股東高位減持
對于華自科技來說,這筆訂單并非小數目。2020年,華自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1.62億元,同比下滑19.22%,是自2015年上市以來首次年營收同比增速下滑。上述兩筆訂單合計金額約占華自科技2020年營收比重的41.4%。
今年4月28日、5月18日,華自科技分別披露了精實機電與寧德時代的上述訂單中標情況,但首次公告時均未收到紙質訂單。
上述訂單公告披露之前,華自科技股價橫盤逾兩年半。而在沾上“寧王”概念后,華自科技股價一路上漲。以公司首次披露上述訂單時間節點計算,4月28日-9月15日,公司股價累計上漲201.6%。
股價大漲期間,華自科技披露控股股東長沙華能自控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自集團”)原計劃減持不超過315.21萬股。7月,華自集團合計減持235.07萬股,減持金額4525.3萬元。而由于工作人員后續操作失誤,將“賣出”誤操作為“買入”,錯誤買入公司股份2.6萬股,華自集團不得不提前終止減持計劃。
另一邊,8月31日的簡式權益變動公告顯示,華自科技的第二大股東廣州誠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誠信創業”)在7月30日-8月30日期間,密集減持了上市公司237.89萬股,合計套現約5412萬元。
另外,華自科技的董事苗洪雷和副總經理唐凱完成了減持。根據公告,7月27日,苗洪雷和唐凱通過集中競價分別減持了11.29萬股、2.5萬股,按照減持件均價計算,兩人合計套現約265萬元。
深交所問:是否存在內幕交易情形?
一系列減持完成后,華自科技一紙公告稱訂單終止不免令人生疑。有投資者質疑:華自科技是否利用假訂單拉高出貨?
深交所的關注函提出三點問題:合同進展信息披露是否及時?是否存在內幕交易情形?是否存在不及時披露進展信息配合股東減持的情形?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自2020年12月以來,華自科技多次披露沒有正式簽訂訂單的公告。
比如,8月23日,公司披露中標通知書稱,精實機電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遂寧、湖州MEB/VDA方型鋰離子電池全自動預充化成系統的中標單位,中標金額為4.4831億元,占2020年營業收入的38.57%。
又如,7月21日,華自科技公告稱,擬與城步善能新能源就其投資建設的“城步儒林100MW/200MWh儲能電站新建工程”簽訂EPC工程總承包合同(不含電池),合同總金額1.38億元,占2020年主營收入11.86%。
截至最新公告日,華自科技上述兩筆訂單尚未正式簽約。深交所要求華自科技核實說明上述合同是否達到強制性披露標準,披露相關公司的原因和標準,是否存在發布利好炒作股價配合股東減持的情形。
深交所還要求華自科技報備本次已終止訂單的簽署、進展及終止事項的進程表及內幕信息知情人,并向各內幕信息知情人核實說明是否存在內幕信息泄漏、內幕交易等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華自科技16日上榜龍虎榜,公司股票當日跳空跌停,成交量卻大幅收縮,不足前一日交易日的四分之一。而機構不僅沒有大幅拋售公司股票,反而有借機抄底之勢。
盤后龍虎榜數據顯示,天風證券深圳分公司席位賣出3672萬元,華泰證券上海來福士廣場營業部席位賣出1052萬元;買二席位為機構,凈買入766萬元。
華自科技上一次上榜龍虎榜是8月30日,當日大漲超11%,機構包攬了買三、四、五3個席位,合計凈買入超6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