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周一的中小創反攻到周二的金融股護盤,再到周三大小盤股的日內交錯,本周前半周風格激烈搖擺,熱點快速切換,賺錢難度陡增。然而周四曲風突變,中小創異軍突起,強勢提振做多情緒,滬綜指站穩2900點;周五成長股乘勝追擊,帶動主板進一步上行,滬綜指刷新年內反彈新高。市場向上突破信號開始閃爍。
是什么激活了市場的上攻動能?筆者曾在《反彈未終關注時空》一文中提出,3月中旬隨著重要政策落地、宏觀經濟數據披露,以及美聯儲議息會議的明朗,投資者對于A股市場中期走勢的預期將出現重塑。目前來看,政策方面,貨幣政策穩健偏寬松、注冊制不搞單兵突進、證金退出為時尚早等,都對A股市場形成正面支撐,而戰新板擱置、深港通下半年或推出均對創業板市場帶來利好刺激。經濟數據方面,1至2月宏觀數據顯示,以工業增加值為代表的生產面狀況依然疲弱,但市場已對此有所預期,且很有可能是上半年低點;同時,需求面出現回暖跡象,地產投資和PPI的回升成為亮點。隨著穩增長政策的效果逐步顯現,實體經濟復蘇預期開始升溫,有望在2016年完成觸底。美聯儲議息會議并未加息,且預期年內加兩次息,表態偏鴿派,令人民幣貶值預期減弱,國內貨幣政策獲得更大調整空間。周五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上調333點,創逾4個月最大升幅,在岸離岸人民幣紛紛大漲,對A股市場風險偏好形成明顯推升。
政策環境的偏暖和不確定因素的消除,使得一切開始向著積極方向轉變,短期市場向上突破概率提升。不過,經濟疲軟的大環境制約了市場持續上行的空間,量能能否持續放大仍需觀察,2900點上方將逐步面臨解套盤和獲利盤雙重壓力。加上反彈先鋒中小創將再度遭遇估值瓶頸,預計市場難免反復。中期來看,二季度后期將再度面臨國內經濟數據、美聯儲加息等變量擾動。因此,在積極把握短期暖春行情的同時,需堅持游擊戰和運動戰思維,波段操作;另外,周期股和成長股均有各自的支撐和掣肘,配置上建議趨向均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