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的茶遭中金下調目標價與高盛“沽售”,加盟模式仍難言樂觀
《港灣商業觀察》黃懿
7月20日,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奈雪的茶,02150.HK)官方公眾號推文,正式開啟事業合伙人業務,開放加盟。
(資料圖片)
奈雪的茶對合伙人提出了8點合作要求,其中包括高額的加盟費、全職經營、固定年齡區間以及學歷等店長資質要求。
01
600家目標,下半年還要狂開店
在后疫情的2023年,奈雪的茶似乎開啟了加速開店的擴張態勢,而即便是曾經一度并不情愿的加盟模式,如今也成為重要手段。
今年一季度,奈雪的茶凈新增38間門店,關停9間門店。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團共經營1106間門店。
奈雪的茶認為:2023年1、2月,隨著品牌力的不斷提升,奈雪的茶茶飲店新店選址難度顯著降低,點位質量提升且價格合理;為此,公司計劃貫徹“于現有高線城市加大門店密度”的戰略,在確保點位質量和租金條件優惠的基礎上,上調全年門店計劃至600家。截至一季度末,公司約有300家已簽約或接近簽約門店,預計此后開店節奏會逐漸加快,基本符合以往集團的店鋪拓張策略。
到了今年的第二季度,奈雪的茶凈新增88間門店,關停10間門店。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團共經營1194間門店。
擴張態勢顯然不斷升級。奈雪的茶指出,2023年上半年,集團合開奈雪的茶茶飲新店共計145家。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上調了全年開店計劃,預計新增開店計劃將在下半年逐步得到落實。集團將維持全年新開約600家新門店的計劃。
這意味著下半年,奈雪的茶的門店擴張速度還需要大幅加快,畢竟上半年連全年目標的一半300家都沒有完成。
在單店的銷售均價及訂單量都在下滑的情況下,奈雪的茶依舊計劃大幅擴張門店。2022年的財報顯示,2021年至2022年,奈雪的茶每筆訂單平均銷售價值依次為41.6元、34.3元。每間茶飲店平均每日訂單量依次為416.7、348.2。
由此來看,2022年的平均單價與每日訂單量下滑是異常清晰的,這凸顯出經營壓力加劇。
奈雪的茶認為,隨著經營時間增長,以及門店密度逐步增加,消費者在該等市場的消費習慣逐步形成,加之新開門店占比逐漸下降,公司預計:該等市場奈雪的茶茶飲店平均單店日銷售額將逐步走向平穩,并且門店經營利潤率水準將逐漸提升。因此,公司認為有必要在現有市場進一步加大門店密度,從而推動市場走向成熟。
不斷擴張門店的奈雪的茶,恐怕也要面臨盈利的難題。畢竟在2022年,公司剛交出了-11.09%的凈利率數據,全年凈虧損4.61億元。同時營收也并沒有錄得增長,基本與2021年末相差不大。一時之間,規模效應與盈利似乎都成為奈雪的茶要解決的問題。
02
被中金及高盛看淡,加盟模式能達到預期嗎?
從前述數據看起來,加盟似乎是奈雪的茶不得不做出的改變。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港灣商業觀察》指出:“奈雪現在壓力很大,無論從門店的數量以及整個盈利情況比喜茶差太遠,所以現在也是‘被逼’去做加盟這一塊,加盟應該對公司的利潤有所改善。”
不過,部分機構對此保持謹慎態度。考慮日銷恢復波動,中金公司在近期下調奈雪的茶2023年和2024年經調整凈利潤42%至1.74億元和24%至5.15億元。當前股價對應2024年16倍P/E。維持中性評級,考慮板塊估值回調,下調目標價30%至6.45港元,對應18倍2024年P/E,上行空間7%。
對于開放加盟,中金公司建議,關注后續事業合伙模式的效果和拓店進展,并提示了店效恢復不及預期、門店擴張不及預期與凈利率改善不及預期的風險。
此外,近日高盛因“料受行業競爭及潛在商業模式轉變帶來較高不確定因素所影響”,維持奈雪的茶的“沽售”評級。所以目前來看,開放加盟能對奈雪的茶的業績帶來怎樣的改變,還有待觀察。
據了解,奈雪的茶對合伙人提出了嚴格的資質要求,以及對投資預算也設定了很高的門檻。和同行相比,奈雪的茶要求加盟店門店面積90-170㎡,而喜茶要求50㎡/80㎡,其他中端品牌要求30㎡內,奈雪的茶需要初始投資約90-100萬,而喜茶和其他中端品牌單店初期投資約15-50 萬。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只有外賣訂單增長的情況下,奈雪的茶還是對門店面積提出了不低的要求。2021年及2022年,奈雪的茶門店訂單依次為11.47億元、7.60億元,同比下滑9.1個百分點;自提訂單依次為14.23億、13.72億,同比下滑0.4個百分點;外賣訂單依次為14.98億、18.37億,增長9.5個百分點。
朱丹蓬認為:“對于合伙人而言,這樣一個高投入的合作方式,風險是非常大的。在這之前并沒有盈利的個案先例。”
一位餐飲業業內人士向《港灣商業觀察》指出,“對于三四五線城市而言,投進去近100萬金額無疑偏大,且回報周期存在不確定性,尤其是近兩年茶飲市場競爭激烈,市場普遍消費更傾向于10元-20元左右,這一領域可謂紅海市場,非常激烈,包括蜜雪冰城等已經搶占先機。”
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94.0%的中國新式茶飲消費者每周購買新式茶飲;16-20元是新式茶飲消費者能接受最高客單價的區間,占比達41.9%。
公開市場顯示,截至2022年10月底,蜜雪冰城以23295家門店數位居第一;古茗居第二,門店數為6778家。無論是下沉市場,還是核心城市,當下的新式茶飲所面臨的價格壓力無疑開始持續加劇。以至于今年市場普遍的聲音是,連咖啡都降到10元甚至更低以下,新式茶飲熱今年不斷減弱。
根據2022年末的數據,奈雪的茶在深圳的門店數量為146家,平均單店日銷售額為1.77萬元,門店經營利潤率為17.5%;上海門店數量為66家,平均單店日銷售額為1.18萬元,門店經營利潤率為1.6%;廣州門店數量為73家,平均單店日銷售額為1.31萬元,門店經營利潤率為12.8%;武漢門店數量為53家,平均單店日銷售額為1.13萬元,門店經營利潤率為10.9%;西安的門店數量為40家,平均單店日銷售額為1.37萬元,門店經營利潤率為18.5%;北京門店數量為57家,平均單店日銷售額為1.23萬元,門店經營利潤率為4.8%。
不少市場聲音指出,此次奈雪開放加盟有望滲透下沉市場。可即便是在一線城市之間,奈雪的茶的平均單店銷售額及經營利潤率都呈現出了不小的差距。下沉市場的合伙人在參考加盟價值時,要以哪一城市的經營數據作為參考,也值得注意。
03
二級市場表現欠佳,食品安全風波與投訴不少
一方面業績數據欠佳,另一方面還要大舉擴張600家,那么加盟策略或許是可以實現兩者平衡的最好方法,因為加盟意味著可以不用自己燒錢,還能收取加盟費,繼而加速扭虧為盈,既滿足目標占據市場份額,又能對投資者有所交待,不失為上策。
至少在目前看來,投資者對其資本市場走勢仍有所疑惑,尤其短期4月至今(7月28日)來看,三個多月的時間,奈雪的茶股價跌幅達35.93%;今年至今的話,奈雪的茶股價跌幅為27.76%。
似乎是應了那句禍不單行。7月27日,#顧客稱奈雪的茶面包中有活蟲#一話題登上熱搜。據公開消息,有消費者反映,在蘇州某奈雪的茶買了一款面包,其中有蠕動白色物體。截圖顯示,客服稱可申請一張免費券,門店稱制作流程沒有問題。26日,涉事門店回應,將上報后有專人回復。
通過黑貓投訴平臺檢索發現,對奈雪的茶投訴存有異物的為數不少,截至7月30日,奈雪的茶投訴量有1320條,已完成1185條。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自營店的食品衛生和質量都得不到管控,奈雪的茶又怎么確定可以通過提高加盟的條件和門檻,以減少加盟店可能對品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呢?畢竟在食品安全方面,加盟商管理從來都存有難度。(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