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科技行業的兩大巨頭,微軟和谷歌一直在從搜索、辦公軟件的各個領域明爭暗斗。如今,AI浪潮推動戰斗持續升級,微軟和谷歌的“AI云爭霸賽”已拉開序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地時間周二,微軟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在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雖然微軟并不是云基礎設施的最大提供商,但在銷售基于云的AI服務方面排名第一,Azure OpenAI目前擁有11000個客戶。
微軟稱, AI業務增長可能會提升微軟在云計算領域的整體地位。
谷歌母公司Alphabet也在二季報電話會議上強調了公司AI云業務的擴張。
Alphabet首席執行官Sundar Pichai介紹稱,超過70%的生成式AI初創公司依賴谷歌的云基礎設施和AI功能。
Pichai還說,像PaLM2和即將推出的Gemini這樣的大型語言模型(LLM)將幫助公司重新構想許多產品,尤其是谷歌最重要的產品——搜索。
而在兩大巨頭開啟“云斗法”之際,云計算市場正在放緩增長。
去年,全球經濟低迷,股市遭遇十多年來的最糟糕表現,企業削減支出,導致云計算市場在過去一年中持續減速。
而且,未來企業支出乏力的情況可能會更加嚴重。數據顯示,全球云基礎設施服務支出預計2023年將增長23%,低于去年的29%和2021年的35%。
微軟通過對OpenAI的130億美元投資,以及將生成式AI集成到其必應搜索引擎中,引爆了AI霸主之戰。隨后,微軟在其龐大的軟件帝國——尤其是Azure云服務——中大規模集成AI工具。
鑒于這種快速轉向,投資者希望看到微軟AI業務加速擴張,但事實并非如此。
微軟表示,2023年第二季度,Azure等云服務同比增長26%。自微軟在2021年中期報告Azure云增長51%以來,其增長率一直在穩步下降,本季度的增長速度為兩年來最慢。
好的一面是,微軟云的年收入超過了1100億美元,其中Azure首次占據總收入的50%。
考慮到企業云遷移的復雜性,云收入體現在財報上存在滯后。此外,微軟最近才宣布其最新AI產品和服務的可用性和定價,因此分析預計,可能還需要一兩個季度,AI才能開始對微軟的云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Alphabet因行動遲緩——用尚未成熟的Bard來應對ChatGPT——被群嘲,但后來修正了失誤。在5月份召開的I/O開發者大會上,Alphabe宣布將AI大規模集成到產品和服務中的計劃。
與微軟一樣,投資者曾希望看到谷歌云業績的提振,但目前同樣還沒實現。
財報顯示,第二季度谷歌云同比增長28%,環比持平,足以保住“三巨頭”云提供商中增長最快的名聲。但是,谷歌的云增長自2021年中期達到54%的峰值以來一直在穩步減速,本季度的增長率為兩年來最慢。谷歌云在一季度首次實現盈利,這一趨勢在第二季度延續。
分析預計,市場可能還需要一兩個季度,才能開始看到AI對谷歌云業務的貢獻。
編輯/jay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