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貝航科業績承壓:三季度凈利潤下滑較大,商飛業務精準度存疑
(相關資料圖)
《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李鐳
今年6月24日,潤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貝航科;001316.SZ)正式在深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作為新登陸資本市場的航空關聯類企業,顯然多少受到疫情環境的直接影響,潤貝航科無論是第三季度,還是今年前三季度,業績都有所承壓。
當然,市場對于潤貝航科的“商飛”業務也從來都抱有不小期待。只是這些業務能否支撐公司業績迅速回暖,或許都還需要時間觀察。
潤貝航科被稱為A股“服務型航材分銷商第一股”。官網介紹,公司分銷的主要產品包括民用航空油料、航空原材料和航空化學品等航材,致力于為客戶提供航材產品解決方案和航材供應鏈管理服務。公司是埃克森美孚、3M、EC、漢莎技術、亨斯邁、朗盛、博世等國際知名品牌的授權分銷商。
01
前三季度業績小跌,第三季度較差
作為上市后交出非報告期內重要財報,潤貝航科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業績表現都有所低迷。
據悉,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4.05元,同比下滑22.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002萬元,同比下滑0.5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凈利潤為4932萬元,同比下滑5.04%。
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6億元,同比下滑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74萬元,同比下滑36.7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凈利潤為1468萬元,同比下滑20.49%。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288萬元,同比減少%;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同比下滑7.07%。
三季度延續了上半年相對不佳的態勢。今年上半年,潤貝航科實現營業收入2.49億元,同比下降31.1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28.24萬元,同比增長22.23%。
公司表示,銷售收入下滑主要由于上半年疫情影響,作為公司下游客戶的各大航空公司航班運行數量大幅下降,導致航空公司對于航空油料及航空原材料的消耗量降幅較大。航空油料及航空原材料在公司分銷業務中占比重較高,因此對整體銷售收入影響較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22.23%的增長的主要原因為,隨著海航控股破產重整完成,戰略投資者對其注入資金,公司在本報告期內將截止上期末對于海航控股及其子公司的應收賬款基本收回。
換言之,潤貝航科上半年的增利不增收,到了三季度則淪落為既不增收,也不增利。可見,第三季度公司業績層面壓力不小。針對公司業績層面發展,《港灣商業觀察》試圖聯系潤貝航科董秘辦,未能收到相關回應。
不過,資本市場上,潤貝航科上市至今五個月仍表現尚佳,這可能代表著投資者對于公司涉及“商飛”業務方面的看好趨勢。截至11月21日收盤,潤貝航科上市以來漲幅為18.46%。
02
商飛業務引資本市場看好,比例無法準確統計
此前9月14日,潤貝航科發布公告稱,股票連續兩個交易日(2022年9月13日、2022年9月14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1.83,屬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情況。公司股票近期漲幅較大,自2022年9月8日至2022年9月14日連續四個交易日收盤價累計漲幅為46.44%,同時近期股票交易量增加,股票交易換手率較高。
公告稱,公司近期關注到部分媒體關于公司與中國商飛及C919業務的相關報道,公司同中國商飛的業務合作主要通過詢價等方式簽訂采購合同或訂單,公司向中國商飛銷售的產品主要包括航空化學品、航空原材料及消耗品。中國商飛為公司2021年度前十大客戶,公司同中國商飛2021年度銷售收入為2,316.93萬元,占公司銷售收入3.33%。截止2022年9月14日,經公司財務部初步統計,公司同中國商飛的銷售收入約為500-1000萬元,目前未執行訂單金額約為800-1000萬元,公司向中國商飛銷售的產品部分用于C919及ARJ21項目,預計對公司2022年全年的經營業績不具有重大影響。公司同中國商飛的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由于2022年上半年,客戶生產受上海等地新冠疫情影響,訂單數量下降。
10月26日,潤貝航科再度發布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股票連續兩個交易日(2022年10月24日、2022年10月25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3.21%。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的相關規定,屬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情況。
公告表示,目前經營情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未有其他信息需要更正、補充等。
在潤貝航科9月30日發布的最新調研活動中,有投資者提問稱,公司對商飛的銷售中,哪些是用于C919,哪些是用于ARJ21的?比例分別占多少?
公司表示,首先,商飛未明確按照C919項目和ARJ21項目區分采購。其次,民用飛機從設計、制造、驗證到最終交付,需要成千上萬個部門的協同合作。C919也采用了國際上民用飛機主流的“主制造商-供應商”研制模式,即中國商飛作為主制造商,將發動機、機體、機載系統等各大部分悉數外包,再進行統籌組合。潤貝作為商飛的三級供應商,既有直接向商飛及其下屬子公司供貨,也有為商飛的部分一二級供應商進行供貨。這些供應商向潤貝的采購也沒有按照項目進行細分。所以公司向商飛提供的航材具體用于C919和ARJ21的金額和比例無法準確統計,這也是大飛機產業鏈的業務模式決定的。
投資者還提出,行業數據顯示上半年航班量整體下降較大,為什么公司的營收下降幅度沒有航班下降的幅度大,并且利潤還有所增長?
潤貝航科表示,從公司客戶結構來看,主要分為航空公司、飛機維修公司、飛機制造商及OEM廠商等。以2021年數據為例,航空公司客戶占公司營收的58.83%,剩下是其他類型客戶。其中由于飛機維修和飛機制造類型的客戶受航班量下降的影響程度相對航空公司類型客戶來說較小。利潤方面,公司上半年自研自產的航材國產化產品銷售收入占比提升,相關產品毛利相對分銷業務而言更高,對維持公司整體利潤的穩定有正向作用。
總體來看,相對特殊的商飛業務模式令潤貝航科精準度存疑,從更長遠來看,這或將對公司業績產生支持與幫助,但其外圍環境則短期影響更大。新近登陸資本市場的潤貝航科能否迅速提振公司基本面,這也尤其值得投資者關注。(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