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鋪子大肆開店的激進風險:線上收入下滑,增收不增利顯著
《港灣商業觀察》王心怡
3月24日,良品鋪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良品鋪子”,603719.SH)公布了2022年年度報告。一年時間,良品鋪子新開門店共計661家,期末已達3226家。在剛過去不久的五一期間,良品鋪子宣稱有近50家門店開業。
【資料圖】
雖然線下門店的擴張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著,但線上收入有所下滑。與此同時,擴張與盈利難似乎是良品鋪子一體兩面,深陷“增收不增利”旋渦中該如何兩者兼得?
線上下滑,增收不增利顯著
3月24日,良品鋪子發布年報,2022年良品鋪子共實現營業收入94.40億元,同比上升1.24%;歸母凈利潤為3.35億元,同比上升19.16%;扣非凈利潤為2.09億元,同比上升1.46%。
其中,主營業務收入為 93.19億元,線上收入占比為50.42%,線下收入占比為49.58%,主營業務毛利率為 27.67%,較去年同期上升0.69個百分點。
但將時間線拉長來看,近三個完整年度,良品鋪子似乎存在“增收不增利”情形。2020年,良品鋪子實現營收78.94億元,2022年該業績指標已上升至94.40億元;但歸母凈利潤方面2020年達到了3.44億元,2022年僅有3.35億元。
良品鋪子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近幾年,受疫情反復、國際形勢等外部環境因素影響,消費行業整體面臨著挑戰。在此背景下,公司積極調整經營策略,通過全渠道均衡發展提升抗風險能力、以精細化運營提升經營質量;同時圍繞用戶需求研發產品,持續在細分市場探索產品創新;續深耕供應鏈,提升產銷效率。”
在年報中,良品鋪子亦對2022年營業收入變動原因說明:“公司持續深入全渠道業務布局,收入小幅增長。”換言之,業績方面的“增收”,離不開良品鋪子的全渠道業務布局。
線上方面,2022年,良品鋪子線上主營業務收入為 46.98 億元,同比下降 3.29%。有業內人士表示:“近年線上渠道紅利見底,各大企業的獲客成本均有所增加,未來競爭必然更加激烈。”
良品鋪子向《港灣商業觀察》回復稱:“面對復雜多變的線上經營環境,公司分渠道制定增長策略,提升線上渠道整體經營質量。在平臺電商業務上,公司以競爭為導向,聚焦節令節點做爆發,同時公司以用戶為中心,精細化運營高質用戶,提升店鋪會員購買體驗;以商品為驅動,優化產品結構打造爆款,進一步提升頭部產品集中度;在社交電商渠道上,公司聚焦抖音平臺,持續深耕運營,進一步拓展了市場規模。”
線下方面,報告期內,良品鋪子新開門店共計661家,其中直營門店166家,加盟門店495家。截至報告期末,良品鋪子線下門店數量為3226家,分別分布于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81個城市。
值得關注的是,基于2022年的經營成果和戰略發展愿景,良品鋪子表示:“2023年公司將重點圍繞產品和渠道進行規劃,其中包括完善以門店為核心的全渠道發展體系,繼續推動線上線下全渠道布局發展……”
近期,在良品鋪子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今年五一假日期間,良品鋪子新開業門店近50家。良品鋪子認為:“這些新開的門店能讓消費者感受到更好的產品品質及服務;在線上渠道方面,公司借助五一假日提前為后續大促做流量轉化蓄水。”
凌雁咨詢首席分析師林岳則表示出了不同看法,他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良品鋪子目前大舉開拓線下渠道是有一定風險的,這與過多的營銷費用和線下布局有很大的關系,現在押寶線下或許有些過于樂觀,因為休閑食品在實體門店并不會有太大的創新空間,消費場景單一,烘焙品牌的收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除非可以有一些跨界或聯名的服務或產品。”
2022年良品鋪子的銷售費用為17.56億元,同比上升了5.01%,良品鋪子對于銷售費用的變動表示:“一方面公司加強促銷和推廣活動管控,減少了促銷費用投入;另一方面隨著門店數量增加及業務增長所需銷售人員數量增加,人事費用增長。”
休閑零食同質化,供應鏈端如何布局?
有意思的是,休閑行業零食產品的同質化,會使得各企業沒法大幅減少營銷費用,從而使得成本端難以下降。幾款常見休閑零食如:豬肉脯、各類果干、各類堅果,幾大休閑零食企業均一應俱全。
林岳表示:“休閑食品的確存在容易被復制跟風的問題,因為本身沒有太高的技術壁壘,也沒有特別的技術專利門檻,所以只能通過品類的創新和迭代來保持熱度,產品研發是其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品牌忠誠度和品牌黏性的打造。”
而想要降低成本端的支出,向上游發展,把控原材料成本,或是最佳選擇。
2022年4月,良品鋪子的競品企業三只松鼠宣布轉型,開始向上發展。在其宣布轉型后一年,業績出現顯著下滑,但各大券商機構仍對轉型持有看好態度。
5月3日,安信證券發布研報表示:“三只松鼠延伸上游產業布局精簡費用投放,盈利能力環比修復。延伸布局上游,后續伴隨產能自給率提升,有望釋放利潤空間。”
林岳認為三只松鼠的業績下滑或許并非轉型的“錯”,他表示:“三只松鼠算是比較有質量的對手,轉型有時也沒法立竿見影看到效益,三只松鼠近年來注重產業鏈上下游的布局,通過建立原料種植基地和自建工廠的方式,控制原料的品質和供應鏈的效率,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改變產品質量屢屢出現負面新聞的情況,業績下滑的另一方面原因,是三只松鼠對電商渠道太過于依賴,平臺費用居高不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作為線上線下平衡的良品鋪子,是否缺少了居安思危的想法?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截至5月20日,良品鋪子累計投訴有1356條,已完成1198條,其中近90%以上的投訴,均與食品安全相關,如:吃出異物、食物發霉變質等等。
良品鋪子并未透露目前是否有自建工廠計劃,良品鋪子對于供應鏈端表示:“公司自主開發上游優勢資源與工廠資源整合,通過聯合供應商重新設定原料標準,在原產地以質量標準導向進行收購,制定高于行業的采購標準,聯合產地優勢原料商,確保原料質量穩定,以此保障食品質量安全。同時,在原產地實地考察、梳理產地供貨資源,布局長期合作計劃,以實現降低成本。”
另外良品鋪子強調:“目前公司已形成高效協同的供應鏈體系,并不斷提高產銷協同的精準度,優化產銷和生產的業務流程,制定“按需備貨”、“每周協同”等策略并切實執行,以實現降本增效。”
林岳認為:“休閑零食品牌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線上線下渠道的投入,產品研發、供應鏈和終端營銷之間的權衡,過于激進和偏頗都會直接體現在市場表現上。”(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