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源藥業往事:被環境生態部通報長期違法排污,產品不合格遭罰
(資料圖)
《港灣商業觀察》喻夢婷 李鐳
從上交所主板更換到深交所主板,第二次遞表的宏源藥業,即將于8月26日迎來首發上會。
宏源藥業上市能否得償所愿?而備受市場關注的是,此次上市進程中,宏源藥業臨陣更換了會計師事務所,且新的會計師事務所去年剛被處罰,其時機也多少顯得敏感。
而且,從過往歷史上看,宏源藥業的內部管理無疑存在較多問題。隨著此次上市,宏源藥業是否解決了這些難題?加上宏源藥業董事長與董秘的父子關系,未來在公司內部治理中,是否存在相關隱患,也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01
違規往事與財務內控不規范
2016年12月23日,湖北省宏源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源藥業)遞表上交所主板,其后無果。
2021年6月29日,沉寂數年后,宏源藥業再度遞表,此次上市地點更換至深交所主板。
成立于2002年,宏源藥業集有機化學原料、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及醫藥制劑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產品主要包括乙二醇反應鏈條上的相關有機化學原料、醫藥中間體、原料藥、醫藥制劑和氰乙酸甲酯、鹽酸胍反應鏈條上的相關醫藥中間體等產品,產品銷往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宏源藥業于2014年11月4日在新三板掛牌,目前仍在。這可謂保新三板不摘牌,繼而尋求主板。何以2016年沒有“轉板”成功?原因其實與其自身違規密切關聯。
在當時沖刺上市前后,宏源藥業風波不斷。2016年9月13日,宏源藥業收到新三板出具處罰決定,稱宏源藥業2015年開具7900萬元無真實交易背景票據,違反了其在《公開轉讓說明書》中作出的承諾,違反新三板信息披露規定,對宏源藥業給予約見談話和責令改正的自律監管措施。宏源藥業董事長尹國平、原董秘劉展良、財務總監肖擁華等因此接受了自律監管談話。
2017年10月,宏源藥業收到證監會的處罰,因公司前次申請上市過程中,成本核算不規范,財務會計基礎薄弱,留存危險廢棄物處置不符合相關法律要求且未披露由此產生的處置費用對經營成果的影響,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
隨著本次上市,宏源藥業近些年的財務不規范行為仍然存在。2019年、2020年宏源藥業共向中藍宏源拆出資金2.49億元,2019年利息費用為372.03萬元,2020年利息費用為433.21萬元。上述關聯方資金拆借的行為被認定為財務內控不規范情形,深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宏源藥業說明報告期內的財務內部控制不規范情形是否構成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的重大不利影響,整改后的內部控制是否已合理、正常運行并持續有效。
在內部管理及治理環節,宏源藥業的家族屬性顯得頗強。
02
董事長與董秘是父子,被通報長期違法排污
招股書披露,公司董事長尹國平先生與董事會秘書尹聃先生為父子關系,尹國平先生與副總經理廖勝如先生為舅甥關系,尹聃先生與廖勝如先生為表兄弟關系。
“如果高管中有多位屬于親屬關系,確實對企業治理及維護投資者利益方面,存在一定障礙。”有資本市場資深人士告訴《港灣商業觀察》。
財務層面之外,宏源藥業的違規行為還主要體現在環境污染以及旗下子公司武漢雙龍藥業有限公司(簡稱,雙龍藥業)產品不合格。
2018年4月2日,生態環境部通報,2017年8月,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組成督察組對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經濟開發區環境污染問題開展了專項督察。
羅田縣位于大別山水源涵養區和土壤保持生態功能區,2015年由國家有關部門確定為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還被評為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和湖北省生態縣。羅田縣經濟開發區建于2003年6月,2008年升級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現有企業60余家。督察發現,羅田縣及其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嚴重滯后,大量污水長期直排;承諾的衛生防護距離內居民搬遷工作長期落實不到位;宏源藥業、廣惠化工、新普生藥業、順惠化工等重點企業長期違法排污;盛興紡織、集誠織造、天絲紡織、小滿紡織、邦鑫紡織等5家企業在未建治污設施的情況下,從2016年6月起違法生產,污水直排,且拒不落實環保部門下達的停產整治要求。
宏源藥業招股書中表示,公司一貫重視環境保護,確保項目建設和生產經營符合國家環保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公司制定了環境保護相關制度,明確各個部門及員工的環保責任,對環保設施管理、環境衛生管理、廢棄物及固廢管理、廢水及廢氣管理、環保事故管理、設備檢修及建設項目環保管理、環境信息資料管理和環保考核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確保環境保護工作制度化和規范化。
雖然生態環境部的通報不在本次招股書中,但無疑令其常年環境污染的歷史擺在了投資者面前。
03
產品不合格被罰,更換會計師事務所
此外,2019年1月4日,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武)食藥監藥罰〔2018〕01-41008號),認定雙龍藥業生產的批號為160401的金龍舒膽膠囊在抽檢中存在性狀、水分等項目不符合標準規定的情況,雙龍藥業被沒收違法所得17.24萬元并罰款25.87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IPO期間,宏源藥業更換了財務審計機構,由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改聘為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據了解,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曾于2021年8月因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在其他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審計過程中未勤勉盡責被湖北證監局沒收審計業務收入400萬元,并處以400萬元罰款;旗下兩名注冊會計師也被予以警告,分別處以5萬元罰款。
04
毛利率持續下滑,研發費用率弱于同行
財務數據方面,2019年-2021年,宏源藥業實現營收分別為15.74億元、13.03億元以及15.7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14億元、2.57億元以及4.94億元,毛利率分別為37.44%、38.44%以及33.64%,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7.86%、38.43%和33.68%。
由此可見,宏源藥業毛利率呈不斷下滑趨勢。細看宏源藥業主營業務毛利率產品端,其只有一項正增長,其他則全部下滑。
宏源藥業表示,主要是由于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毛利率下降(影響主營業務毛利率8.72個百分點)及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收入占比的下降(影響主營業務毛利率7.56個百分點),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毛利率下降和收入占比下降綜合影響使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下降16.27個百分點。
“除此之外,有機化學原料毛利率下降(影響主營業務毛利率2.29個百分點)及有機化學原料收入占比的下降(影響主營業務毛利率0.42個百分點),綜合影響使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下降2.72個百分點;同時新能源毛利率提高(影響主營業務毛利率13.02個百分點)及新能源收入占比上升(影響主營業務毛利率1.51個百分點),新能源毛利率提高和新能源收入占比上升使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上升14.53個百分點。”
報告期內,宏源藥業研發費用分別為5387.33萬元、4453.56萬元和4871.23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42%、3.42%、3.09%。公司研發費用主要由職工薪酬、研發領料和委外研發組成,報告期內合計占研發費用的比例分別為84.27%、85.17%和85.22%。不難看出,公司研發費用2021年雖然同比提升,但仍大幅弱于2019年。
整體上看,以2021年數據計算,宏源藥業研發費用率弱于可比同行東亞藥業、新天地、奧翔藥業、富祥藥業。
種種財務不規范行為,以及過往環境污染等往事,多少令市場對宏源藥業發展前景有所擔憂。針對公司內部治理以及財務數據方面,《港灣商業觀察》聯系到公司董秘辦,未能收到相關回應。(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