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記者從韶關南雄市采訪獲悉,宅基地改革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南雄市古市鎮窯塘村喜訊不斷:32畝閑置宅基地拆舊復墾,153戶村民獲得收益925.5萬元,5個村小組獲得收益163.9萬元,村委會獲得收益64.1萬元;176戶村民以土地為股份,面積合計約13畝,順利入股村集體經濟,成為按股分紅的股東。
通過村民土地入股和出租廠房的模式,村里成功引進客家天然酸菜廠,作為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預計總投資6000萬元。隨后村里分批流轉土地3000畝,用于蔬菜育苗、種植,以“公司+農戶”形式,帶動周邊村民科學種植芥菜,讓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窯塘村通過持續盤活閑置土地資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已成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緊密結合的美麗新農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快速增長,村民享有“薪金+租金+分紅”,增收致富信心滿滿。
當地相關負責人表示,事實上,南雄市對閑置宅基地的收益分配機制,可以概括為“地票登記、土地入股、按比分紅、有償退出”。這也是南雄宅改“一套政策體系奠定改革基礎”“一本調查臺賬摸清房地家底”等“七個一”整體設計之中的一項。
一套政策體系奠定改革基礎
南雄市地處廣東省東北部,是原中央蘇區縣。2020年,南雄市被確定為新一輪全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南雄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立改革領導小組,高位推進改革試點工作。
按照“先易后難、先粗后細,抓住重點、整體推進”原則,南雄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分兩個階段推進:第一階段主要任務是做好強化規劃、規范審批管理、摸清人房地底數、建立剛性執法制度、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機制等主要工作,穩步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第二階段主要任務是探索制定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抵押、有償使用和自愿有償退出等機制,及時出臺了“1+N”政策文件,明確了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目標、任務及責任分工等,同時對農村建房審批程序、建房規范要求等做出了規定。
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領導、協調、監督改革試點各項工作;各鎮(街道)也相應成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整合力量,確保及時貫徹落實上級部門的重大決策和部署;各村成立農村宅基地民主管理小組,專門負責村莊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宅基地民主管理事務。
此外,宣傳工作緊密配合政策體系的實施,確保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農民建房審批管理流程等政策資訊得到全面宣傳,改革氛圍深厚,干部群眾參與積極性得到保障。
一本調查臺賬摸清房地家底
以戶為單位,南雄市逐地塊調查農村宅基地情況、采集宅基地及地上房屋的“人、地、房”信息、新增住宅用地需求等各項指標數據,全面掌握農村宅基地現狀、用地需求以及數據信息,并建立鎮、村、組三級臺賬,對摸底調查資料及各項數據進行整理分析。
目前,當地已建成農村宅基地基礎信息資料庫,開展農村宅基地權屬調查14.7萬宗、完成14.0萬宗。全市208個行政村已完成初步成果編制,包括“三圖一表一文本一規則”,即村莊規劃總圖、村莊用地現狀圖、村莊建設項目布局規劃圖、近期建設項目表、規劃文本、管制規則等內容,同時規劃還確定了農村建房的風貌管控。
一套機制化解歷史遺留問題
南雄市摸底調查發現,宅改面臨的主要現實問題是“一戶多宅、一宅面積大、私下買賣亂、違章建房”等現象較為普遍。原因包括與繼承父母房屋有關、因集體成員內部流轉而形成、成員取得宅基地后喪失成員資格而形成、非集體成員跨區域或村購置宅基地而形成或是因其他歷史原因形成,包括統計測量上的錯誤、少批多占、未批先占等。
針對不同的歷史遺留問題,南雄出臺和擬定相應的政策制度,依次分類清晰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一個窗口對外實現聯審聯辦
為切實管好新建,規范審批,南雄市各鎮街已成立鎮級農村建房審批委員會或審批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農村建房管理和規范審批,并依托鎮行政服務中心平臺,建立“一個窗口”對外受理、多部門聯動的農村宅基地用地建房聯審聯辦制度。
目前農村建房已實現宅基地規范化審批管理,方便了農民建房申請,滿足了農民建房需求。2021年農村宅基地建房申請已通過審批1309宗,已審批建房面積190.884畝。
一個信息系統實現高效審批
堅持宅改數字賦能,便民高效,建立宅基地基礎信息數據庫和管理信息系統,推動各項工作規范化、公開化、標準化,實現宅基地申請、審批、監管等業務全流程數字化管理。
“南雄市農民建房審批管理系統”于2020年11月份完成宅基地審批管理系統功能開發建設,并展開試點推廣工作,通過不斷完善更新,于2021年8月開始向全市推廣。
通過建立“一個窗口對外受理、多部門內部聯審聯辦”審批服務平臺,村民可以通過電腦網頁端、手機APP上傳申請資料,鄉鎮便民服務中心一站式受理辦理。具體辦理進度可以實時查看,實現宅基地申請全流程電子化審批,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一支執法隊伍管住農村違建
為切實管住違建,南雄實行網格化管控,制定了“兩違”網格化管控整治工作方案,鎮級成立了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建立了“兩違”網格化管控巡查隊伍,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和農村違法建房長效巡查機制,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拆除違法建房。
為落實“兩違”管控屬地管理責任,南雄還制定出臺了農村宅基地試點工作專項督查方案,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辦室牽頭,根據各部門責任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和時間節點,實施常態化督查督辦制度。督查結果在全市通報,并納入各單位年度績效評價。因不履行職責、決策不當等造成“兩違”情況的單位和個人,將受到嚴肅追究問責。
截止目前,南雄市巡查發現新增“兩違”建設136宗,均已依法依規分類妥善處理。
一套盤活模式激活閑置資源
將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與鄉村振興、基層社會治理和新型城鎮化緊密結合,是南雄改革的一大原則。產業振興,村民增收,則是衡量改革成效的關鍵環節。
根據南雄市制定的《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指導意見(試行)》,鎮村結合實際,探索建立農村宅基地收益分配管理機制。
在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發展鄉村產業方面,南雄市各地主動作為,積極探索,也涌現了一批卓有成效的鎮村。全安鎮郭公嶺村,盤活利用拆后土地資源,已建好蔬菜倉儲和轉運倉庫。帽子峰鎮洞頭村,已建成金絲菊生產、加工、倉儲廠房,并打造成南雄網紅打卡地,村集體經濟發展興旺,村民增收顯著。
“南雄宅改難能可貴之處,正是不僅有制度創新,更有農村產業發展案例,有農民增收實效。”評科智庫秘書長李濤認為,宅基地改革的目標不僅僅是完善農村治理,健全我國基本土地制度,更要幫助農民獲得更多財產性收入,獲得更多就業機會。(文/記者 張文 通訊員 易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