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局印發《關于做好2021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太原市各縣(市、區)從今年起將積極穩妥地實行房產地址“學位限定”,即自登記入學之年起,同一套住宅6年內只能享有學區內小學1個學位,3年內只能享有學區內初中1個學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指出,今年太原市出臺了一系列規劃利好,比如地鐵二號線開工、機場的建設等,學區房政策調控有利于抑制重大利好下的投資需求。
“4”字頭學區房
通知提出,小學入學按劃定的片區實行登記入學;初中入學一般采取登記或對口直升方式,教育資源不夠均衡的地方,穩妥實施多校劃片,采取隨機派位方式入學。2021年太原市中小學入學全部實行網上報名,登記時間為7月17日8時至7月21日18時。
針對于多胞胎情況,將實行捆綁搖號,家長可自愿選擇。兩人可以分別報不同的學校,也可以報同一所學校,若搖中,多胞胎可以上同一所學校;但是若搖不中,即都不能上這所學校。
在政策熱點問答中,太原市將實施“學位限定”的原因歸結為防止學區房炒作。
這一情況通過太原市的房價對比能明顯看出。
從全市均價來看,太原房價并未有明顯漲幅。貝殼找房數據顯示,近一年來太原市房價都屬于橫盤狀態,6月二手房房價為1.09萬元/平方米,反而環比下降12.9%,同比下降18%。
但在均價萬元的行情下,卻有學區房以4萬元掛牌價“獨領風騷”。
九一小學宿舍對口太原市知名小學——九一小學,且該小學又劃片對口多個知名初中,被稱之為“雙學區房”。
作為一個有著35年以上房齡的老小區,九一小學宿舍的小區設施、戶型設計相對落后,但由于學區光環加持,其在貝殼找房上掛牌的4套房源中,有一套小戶型45平方米房源掛牌價已達190萬元,折合均價約4.2萬元/平方米,另3套房源均價也在3.3萬元/平方米左右,遠高于市場價,且較市區內知名的星河灣、萬達公館等豪宅項目單價也要高出上萬元。
此外,對于只對口九一小學或八一小學的單學區房,二手房均價也在1.7萬元/平方米左右,且多為老破小區,單價高出周邊未簽名校的新建小區數千元。
“畸形”房價下,太原終于祭出了“大招”。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李宇嘉認為,施行六年一學位可以在短期內減少投機炒作行為,但是如果需求量較大,片區內又不能增加學位,還是無法完全扼制學區房上漲情況,最關鍵的還是要從根本上增加學位供給。
調控頻出
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其中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防止以學區房等名義炒作房價。
彼時,李宇嘉指出這輪學區房價格上漲與過去最大的區別,就是炒作頻繁,而不是學位需求增加。學區房的炒作,既惡化了民生訴求,也違背了義務教育均等化。打擊學區房炒作,是對“房住不炒”最深入的貫徹。因為學區房炒作,是炒房的極端形式,也是炒房極其惡劣的一種形式。它既有可能導致房價的新一輪上漲,又加劇了公共資源的緊張。
事實上,今年以來已有多地加快了學區改革,施行學校劃片、分配名額、教師輪崗等措施促進基礎教育公平,打擊學區房炒作。
日前,北京西城區房管局重申,嚴禁炒作學區房,各房地產經紀機構不得以學區房為賣點發布房源、不接受價格明顯高于市場價格的委托、不得參與炒作學區房的任何活動;并明確2020年7月31日后新購房或戶籍從本市其他區遷入西城區的,不再對應登記入學劃片學校,全部以多校劃片方式在學區或相鄰學區內派位入學。
4月,安徽合肥市教育局亦發布通知,在執行本市現行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基礎上,自2021年新入學起,實行同一套住房,6年內只能享有學區內小學1個學位,3年內只能享有學區內初中1個學位,多胞胎、二孩等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情形的除外。
3月,經歷一波學區房房價瘋漲后,上海市教委出臺了《上海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改革實施辦法》,規定從2022年起,本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分為自主招生錄取、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和統一招生錄取三種類型。彼時便有學區房出現大幅降價情況。
此外,西安市也發出警告,房地產經紀機構、房地產銷售服務人員不得以學區房、學位房等名義炒作房價,不得誘導小區業主參與哄抬房價。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類六年一學位、隨機派發學位的政策便是為了防止濫用導致一些熱點學區房學位成為炒作資源,有利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和教育市場的均衡化,此類政策后續或也有其他城市跟進。
不過,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也指出,單從部分政策調整來達到抑制學區房熱度這一預期目標的難度相對較大,還應從教育資源均衡化角度考量,逐步淡化學區房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