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鄭州首批集中供地出讓,共推出49宗地塊,合計供應面積226.43萬平方米(折合3396.45畝),總起拍價373.69億元。其中包括金水區10宗、經開區7宗、鄭東新區6宗、惠濟區6宗、管城區5宗、高新區5宗、中原區4宗、二七區4宗、上街區2宗。
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鄭州此次供應地塊多數為城改用地,49宗地中純凈地塊約15宗,剔除產業項目,僅有3宗純住宅用地??硕鹫J為,在鄭州市場年初“小陽春”和眾房企“僧多粥少”的現狀下,純住宅用地成為熱拍地塊,競爭激烈。
亦有河南本土房企對記者表示,大部分的城改項目都涉及項目后續用地,基本上已經“名花有主”。
如其所言,49宗地塊競拍6小時全部出讓,多數地塊一錘定音底價成交,共收金超414億元。
6分鐘拍一宗
由于城改用地較多,競拍3個小時,拍至第32宗地塊時,方才出現第一宗有溢價出讓地。這也意味著,前半場鄭州平均每6分鐘便拍出1宗地,且均為底價成交。
第一次掀起競拍小高潮的是鄭政經開出[2021]9號地塊,該地塊位于經開第五大街以西、南三環以北、經開第四大街以東、經南六路以南,出讓面積103599.08平方米,規劃為城鎮住宅、地下交通服務場站用地。
地塊一經開拍便迅速達到熔斷價,最終被金茂以約31.6億元總價搖中,溢價率30%,折合樓面價約10190元/平方米。
早在競拍前,市場便有消息稱,該地塊是不少房企關注的焦點,共吸引近70家企業繳納保證金,單筆保證金約12.2億元,總額接近800億元。
《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該地塊地處供應稀缺的老經開區,熔斷后的樓面價約10190元/平方米,加上裝修后的銷售指導價22614元/平方米,拿地后的利潤空間并不低。
下午的競拍氛圍明顯高出很多。
鄭東新區北龍湖的10號、11號地塊入市也接連達到了熔斷價。其中10號地塊由萬科+河南睿盛房屋租賃有限公司以19.5億元總價摘得,溢價率30%,折合樓面價24652.34元/平方米;11號地塊則由保利以19.5億元拿下,溢價率30%,成交樓面價23665元/平方米。
根據出讓文件,10號、11號地塊限價均突破了32000元/平方米,毛坯綜合限價提高至37300元/平方米,裝修限價5600元/平方米,合計單價為42900元/平方米。
此外,經過近一小時的持續競拍,華潤、杭州建杭和誠置業有限公司以67.8億元奪得綜合用地3地塊,平均成交樓面價0.97萬元/㎡,溢價率55.5%。綜合用地3包括兩宗地,其中鄭政東出〔2021〕8號和9號地塊,總出讓面積達127129平方米,地塊定位是集科研、金融、企業總部、購物中心、奢華酒店、產業配套、公寓及住宅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在開拍前,該地塊被認為是將由本土老牌房企某地產與銀泰集團聯合開發,結果顯然出乎市場預料。
開拍6小時后,鄭州市首批集中供地49宗地全部出讓成功,總成交價超過414億元。其中,有溢價地塊僅5宗。
本土房企無緣熱點地塊
不難發現,上述競拍火熱的地塊最終都流入大型房企囊中,本土房企的主戰場則聚焦在城改項目上。
河南房企康橋分別以3.9億元、5.3億元拿下鄭政高出[2021]4號地塊和5號地塊,成交樓面價均為0.43萬元/平方米。上述兩宗地塊即是長椿路社區棚改用地。
建業則以總價1.5億元競得鄭政出[2021]27號地塊,成交樓面價0.38萬元/平方米。該地塊位于二七區,金沙江路(杏賈路)北、堯山路(杏園路)東,宗地面積11909平方米,該地塊即荊胡村城改項目。
而綜合用地2的鄭政東出〔2021〕7號和17號地塊即被啟迪+永威以總價346800萬元摘下,成交樓面價1.19萬元/平方米,兩地塊分別規劃為清華啟迪住宅地與清華啟迪商務用地。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分析稱,從本土房企在鄭州的銷售業績來看,具有較強的實力,考慮到他們在鄭州的土地儲備較為充足,避開高溢價的土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克而瑞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康橋、永威、建業分別以45.95億元、31.49億元和22.32億元位列大鄭州企業銷售榜的第1名、第6名與第9名。
有趣的是,競拍前夜不少鄭州本地的銷售人員便在朋友圈內“打雞血”,宣傳自家樓盤將于今日啟動封盤,直至6月3日土拍結束新一輪調價后再啟動開售。
如今,49宗地塊火速成交的結果,不知又會讓這群“自嗨”的銷售們如何看待。
值得注意的是,鄭州首批集中供地供應總面積為3496畝,尚不及鄭州去年總供應計劃的四分之一。根據政府計劃供應安排,鄭州市本年度住宅用地第二批、第三批集中出讓時間預計為7月、10月,初步規劃第二批“雙集中”供應住宅用地59宗,面積約5200余畝,規模較首批更高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