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日本銘心會負責人松岡環女士拍攝的南京大屠殺紀錄片《太平門消失的1300人》在奈良上映,300多名民眾從日本各地趕來,希望好好補上這一堂歷史課。因為會場座位有限,兩個半小時的放映會上,不少人全程站著或者坐在臺階上觀看。(中國青年網12月19日電)
歷史,是老一輩先驅者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只有了解歷史才能深刻地認識現實,更好地展望未來。對于擁有8800多萬人的世界最大執政黨,黨史更理應成為一門必修課。因為,我們立足的一切仍然是歷史的延續,懂的曾經的“國之輝煌”,方能明白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意義。
近年來,新興媒體的發展,使得傳統的黨史宣傳與教育上出現了亂象,惡搞的現象突出。今天,對于在信息化和網絡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青年人而言,以往的戰爭顯得遙遠而陌生,甚至很多人對于自己的歷史漠不關心。欲滅其國,必先去其史。因此,我們應當借“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講黨課的機會,重溫歷史,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青年黨員強化黨史學習,環顧當今世界,強調民族精神的國家哪個不重視歷史的教育呢?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正是從我國的的歷史中培植了中國精神,確立了自己的信仰,才不斷的增強了民族自信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擔負起歷史賦予的重大責任。要順利推進我黨的偉大事業,關鍵是把全黨的思想武裝好、統一好,要加強對歷史的學習,特別是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的學習,從中得到啟迪、得到定力。因此,在學習教育中,應當把歷史作為重要的學習內容,特別是在黨課中把黨的歷史講深、講透,讓全體黨員認識到黨奮斗的艱辛歷程,不斷增強對黨和國家的熱愛之情。直到今天,對我們黨先輩們創造的光輝歷史,我們全體黨員不僅要引以為自豪,更重要是,需要不斷地挖掘、借鑒,才能更好的傳承發揚,才能創造新的輝煌。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只有我們自己了解清楚自己的歷史,才不會被篡改過的歷史蒙蔽雙眼;只有我們自己讀懂自己的歷史,才不會在前行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在中國持續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唯有提高歷史思維能力,不斷加強對中國歷史、黨史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世界歷史的學習,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認清歷史趨勢,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文/向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