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三:GDP增速下臺階導致債券收益率中樞下臺階
美國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直與GDP+CPI增速相當(這也被稱為“黃金法則”)。市場主流觀點認為,類比美國,隨著中國GDP增速的下降,中國債券收益率中樞也要下降,正如美國1980年之后,隨著GDP增速下臺階,債券收益率也下臺階。
圖3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GDP+CPI增速趨同
但通過作出中國10年國債收益率與GDP+CPI的走勢圖,我們可以明顯看到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遠高于GDP+CPI,中國并不適用黃金法則。
圖4 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遠低于GDP增速
在中國債券市場和貨幣市場相比GDP增速存在系統性低估的情況下,決定債券收益率中樞的不應當是GDP增速,而是GDP缺口,即GDP增速與政府預期的GDP增速或者潛在GDP增速之差。
2015-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已經符合政府的預期目標,出于擔心經濟慣性下滑,以及“股災”救市的需要,央行保持了寬松的政策。但隨著2016年三季度經濟企穩,以及股市的長期健康牛走勢明確后,中國央行為防范風險開始收緊貨幣政策,這將使得債市收益率上行。
我們認為,GDP的增速下臺階并不會帶動債市收益率下行,影響債市收益率的是GDP缺口,根據GDP缺口推斷的合理10年期國債中樞應當在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