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辦完離婚手續的夫妻手牽著手去售樓處,更多的人還在離婚登記處排隊拿號,還有更多的人排隊搶購房子。
這樣的故事在這個年代,荒誕而又真實的上演著。他們“幸福”的成為房奴,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都市,背負著數百萬的房貸,憧憬著更高的房價帶來的富足。
這也恰恰驗證了中國新增房貸異常兇猛的事實。根據央行數據,截至6月末,中國金融機構新增個人購房貸款為2.36萬億。房貸成了新增貸款的主力軍!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析分析房奴和房貸。
北上深房奴
數據顯示,深圳、北京和上海的平均房價分別為50842元、47619元和43052元,想要在北京購置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按照平均價計算,至少要花費286萬元,扣除20%的首付款57萬元,那么仍然需要背負229萬元的房貸,即使按照公積金貸款3.25%的貸款利率,按揭20年,仍需承擔12964.46元的月供。
而2016年7月,根據招聘網站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平均薪酬僅為7720元。
然而,在北京四環之內單價5萬/平方米的房子都很難尋覓了。若想位置好一點,房間大一點,豈是200萬的貸款能滿足的?
房貸飆升后,購房杠桿也隨之攀升,中國人的還款負擔率與日俱增,一聽到還貸,房奴就心痛到無法呼吸了。
中國還貸壓力已超經濟危機時期的美
備受關注的中國購房杠桿率有多高?還款負擔到底有多重?回答這兩個問題,需要用到交易杠桿率和還款負擔率兩個指標。(聽上去有些暈菜,下面小編就說人話)
1.交易杠桿率
交易杠桿率可用來衡量中國購房貸款的增長空間。根據統計局、央行及廣發證券研報數據,中國新房交易杠桿率為27%,中國上半年住房(新房+二手房)交易杠桿率為36%,從歷史上來看,中國新房交易杠桿率在2009年達到高點,連續兩年回落后重新緩步上升,到今年出現明顯的跳升。
中國歷年住房交易杠桿率(來源:廣發證券研報)
與美國和日本相對比來看,美國是一個購房首付比例相當低的國家,交易杠桿率要比中國高出很多,次貸危機前,基本維持在80%-90%,到2007年升至100%,即所謂的“零首付”購房,次貸危機后迅速回落,2010年至今維持在65%左右。
而日本住房交易杠桿率在1974年約37%,在1987年最高峰也達到100%,資產泡沫破裂后的五年之間回落到45%左右的水平。
中國的交易杠桿率雖然低于泡沫時期的美日
對比可見,
2.還款負擔率
還款負擔率可用來衡量中國居民償還房貸的壓力。根據廣發證券研報數據,2011年-2012年,中國居民家庭每年負擔的房貸還款金額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20%以下,到2015年則上升至28%,2016年或將接近40%。也就是說,假設房奴每月的收入是10000元,那么將有4000元用來還房貸。
中國歷年居民還款負擔率(來源:廣發證券研報)
同樣與美、日兩國比較。美國在次貸危機時期,還款負擔率最高達32%,2015年,還款負擔率為27%左右。而日本在資產泡沫時期,還款負擔率最高達到45%,資產泡沫破裂后,才逐步回到20%左右的水平。
中國目前高達
對比可見,
房貸緣何激增
1.
中國貨幣缺口(M2增速與GDP名義增速之差)在12年由負轉正,并不斷擴大,這意味著貨幣供給遠高于實體經濟對貨幣的需求。過剩的貨幣涌入金融資產中,債市、股市相繼迎來牛市。2015年股市大跌后,買房成了投資者心中最簡單直接的資產配置方式。房地產也被中國人當作保值增值的優質資產標的,過去20年的經驗似乎也印證了這一觀點。
2.
數據顯示,2015年年底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6萬億元,2016年前8個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4.8萬億,發行規模超去年全年。
經濟形勢的下滑必然會傳導至金融系統,而金融系統最大的危機之一就是地方債務。如何能避免危機爆發?其實,大部分省會直轄市都是是靠賣地償債。
于是,貨幣放水、降首付、降交易稅費、低利率等多種利好條件涌現,購房杠桿提升、門檻降低,各地掀起又一輪買房潮,房價大漲、地王頻現,土地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在這個循環里,房奴肩挑大任。
3.
當前經濟下行,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成為了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矛頭都集中在了采礦業、煤炭鋼鐵業及建筑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占產業機構比重43%的第二產業發展勢頭向下,對未來經濟前景預期悲觀,不肯再加大杠桿申請貸款。
銀行等金融部門不敢也不想對某些企業繼續放杠桿。但是對于個人房貸則不同,由于在中國有企業破產制度而無個人破產制度,再加上有三成首付的安全墊,所以對于銀行而言,個人貸款自然是比企業貸款要來的優質,也更傾向于向個人發放房貸。
北上深賣掉可以買半個美國
根據測算,把北上深賣掉以后足以買下半個美國,把整個日本買下來也不是問題。如果貨幣一直超發,一國房價永遠暴漲,理論上最終可以買下全世界!這樣想想,好像很快就可以擁有全世界,幾百萬的房貸又算得了什么?
但,這顯然是荒謬的。
貨幣超發導致房價暴漲會有兩種結果:
一種是80年代末的日本,貨幣超發,經濟增速卻在放緩,由于日本央行的干預,日元還是升值的,結果是日本房地產資產被嚴重高估。迫于通脹和貶值壓力,日本央行大幅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給,穩定了匯率,卻最終導致股市和樓市崩盤。
另一種是2008年前的俄羅斯,同樣是貨幣超發,資產價值被高估,俄羅斯為穩定樓市,選擇讓匯率貶值,貨幣購買力大幅受損。
結語:
從居民家庭的貸款負擔來看,按照目前的收入、利率、房價的水平測算,中國居民家庭的還款負擔壓力已經較重,房貸高增不可持續,要警惕地產泡沫!當牛市的時候大家都是忽視風險的,一旦趨勢逆轉,風險敞口就暴露無疑了。
投資者在狂背債的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