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文章指出,鑒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長達4天實屬罕見,有指今年經濟形勢嚴峻、股市劇震,亦有指因個別政策出現不調和的情況,因此拖長了會議。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經會)不僅姍姍來遲,為20年來最晚召開,而且會期長達4天,不免引起外界揣測。官媒發文解釋,這次中經會特別長,緣于要為“十三五”規劃(第13個5年規劃,2016至2020年)定調。
按慣例,中經會一般開3天。《新京報》微信公眾號《政事兒》指出,自2000年以來,除了 2002、2012、2013及今年外,中經會的會期都是3天。當中,2002年和2012年的會期是兩天;2013年主要因中央城鎮化會議之故,會期延 長至4天,而今年再刷“紀錄”。
承先啟后 為未來5年定調
鑒于會期長達4天實屬罕見,。有指今年經濟形勢嚴峻、股市劇震,亦有指因個別政策出現不調和的情況,遲遲未能定案,因此拖長了會議。
《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眾號“俠客島”刊文解畫,指今年是“十二五”收官,明年是“十三五”開局,承先啟后,今次中經會不但要管2016年,還要為未來5年定調,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文章指出,“新常態”依然是這次會議所有問題的基本出發點,也是當前中國經濟最大的現實。從表面看,“新常態”是經濟發展的問題;從里子看,是發展思路的變革問題,這次中經會最終得出共識、提出具體措施,明確五大任務。
也有媒體分析,這次會期的時間安排,與中央領導人最近比較頻繁的外事活動有一定關系,也有可能與美聯儲宣布加息有關。(文章來源:H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