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路演感想
這周來到韓國路演,機構和國際業務部、權益投資部、海通國際同事共5人一起來忽悠歪果仁。這是我第三次來韓國路演,2012年第一次來是為了參加一個大客戶招標,國際部大小領導全出動,加上我一共6人,2013年又來路演了一次。這次來前的兩天看到行程安排時嚇了一跳,以前過來每天路演3場,這次一天最少5場,多則6、7場,四天半排了27場,這個強度已經趕上國內了。真沒想到兩年內,韓國R/QFII客戶一下增加了這么多。特意查了下數據,15個境外國家和地區試點RQFII,共12000億,其中韓國1200億,占十分之一,且已審批690億。此外,已審批的QFII額度800億美元,其中韓國46億美元。除了客戶明顯增多,另一個超預期的是,幾乎每家都有會講中文的韓國人,可見他們對中國市場非常重視。這又增加了我的負擔,以前我講啥反正他們聽不懂,我講得平淡點,翻譯時精彩點就行了,現在我必須聲情并茂了,歪果仁不好忽悠了,呵呵。
路演中被問最多的問題是匯率,擔心人民幣貶值,怕辛辛苦苦掙的收益被匯率波動抹去一半。我特意問了一下,今年韓國R/QFII中業績最好的收益率20%,中位數5-10%,而今年人民幣即期匯率已經貶值3.1%了,確實抹去了一小半的收益。因此,另一個問題也被反復提到,我們能否給他們提供一些收益憑證類產品,比一般債券類產品收益率高且穩定,說白了就是類似優先端。這其實也是國內投資者非常想要的產品,但利率不斷下行和股市去杠桿后,這類產品已經是恐龍了,這正是銀行理財苦惱的地方。而這次同來的權益部同事除了介紹我們自己產品,也想趁機看看韓國有沒更優質的產品呢。所以,每每聽到這樣的需求時,我只能在心里無奈地說,“歐巴,您想約范冰冰吃飯,我何嘗不想與全智賢吃炸雞喝啤酒呢?窗外正好下著大雪呢。”
還是要面對現實,利率下降已經在倒逼投資決策,于是我給他們解釋國內資金的資產配置情況。截止到9月,銀行理財產品規模20萬億,比2014年底的15萬億增加了5萬億,平均每個月增加5600億。依此估算,2015年底銀行理財21.7萬億,2016年末有望達到28.4萬億。此外,私人銀行規模10萬億,預計2016年達14萬億。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股票配置比例只有6%,其實都是優先端,披著股票的外衣做固收的事。而今,這類產品越來越稀缺,銀行的配置必須改變,真正進入權益市場是必須邁出的一步,先行者勝。保險資金已經經歷了這個成長之路,目前保險資金余額為10.4萬億,權益配置比例13%。我們對2016年資金入市做了測算,預計銀行理財和私人銀行新增配置性資金2萬億,保險、社保和養老金入市資金6300億,居民儲蓄搬家2.7萬億,海外資金流入1700億,合計流入5.5萬億。相對應的是資金流出,預計IPO規模4000億,再融資1萬億,交易費用3200億,產業資本凈減持5000億,合計流出2.2萬億。2016年資金凈流入預計3.3萬億,目前自由流通市值20萬億,2015年資金凈流入4.4萬億,年初自由流通市值14萬億,去杠桿后2016年資金流入更緩和,股市有望從激情澎湃走向溫情脈脈。
晚餐時我們互相交流各自的工作生活,比較兩地的異同。讓我非常意外的是,韓國金融從業人員薪酬居然比中國低,而且各行業間差距小,明顯扁平化。韓國普通基金經理稅前年收入60-70萬人民幣,明星分析師100萬人民幣(居然明顯比基金經理高),資深分析師40-50萬人民幣,普通大學教師20-30萬人民幣,商店營業員12萬人民幣。首爾整體物價水平與上海差異不大,但高端奢侈品和廉價商品都少,比較平均,有最低工資標準,每小時30人民幣,房租收益率5-6%。聽到他們的收入,我第一反應是否他們市場成熟了工作不辛苦。細聊發現,韓國金融從業人員工作量一點不比國內小,關鍵問題是經濟增長乏力,缺乏活力,過去幾年GDP同比一直徘徊在2-3%,金融業三年沒怎么漲工資了,多年前來韓國的朝鮮族中國人有重回國內的想法了。當時,我心里冒出無數個幸虧幸虧,幸虧出生在中國,恰逢盛世。雖然工作很辛苦,但趕上好時代,我們總充滿希望。巴菲特的收益之所以驚人,首先得益于他生在盛世的美國,其次才是復利的力量和活的足夠長。1980年來巴菲特年化收益率17%,標普500年化漲幅8%,日經225年化漲幅3%,如果巴菲特生在日本,想必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聊到未來,韓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興趣很濃,過去兩年R/QFII的快速增長已經說明一切。全球經濟增長模式在重構,利率不斷紛紛逼近零,勞動力人口占比下降,倒逼增長動力從要素驅動切換到創新驅動,中國有望借機成功轉型。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美國經濟強于其他發達經濟體,正是由于美國在本輪創新周期中率先發力。股市對此已有映射,美國股市強于其他,納指強于標普,各國科技類股強于傳統周期股。未來已來,移動互聯網為基礎的新一輪技術創新已經在改變生活,并正走在改變生產的路上。雖然新技術的原創方面中國優勢不強,但新技術的運用和推廣效率很高。全球前十大互聯網公司中國占據四席,BAT和京東,僅次于美國。而且,對比阿里巴巴與亞馬遜、騰訊與 Facebook、百度與Google、華為與思科,中國公司ROE和營業收入增速均超過對標的美國公司,我們完全可以對中國的轉型充滿信心。雖然問題和困難很多,辦法也一定更多。好時代一定會出現波瀾壯闊的大牛市,1970-80年日本、臺灣轉型成功的背景下,股指漲幅在20倍上下。1980-2000年美國從里根的供給改革到克林頓的信息技術革命,股指漲了14倍。A股一定不會辜負時代,其實A股一直充滿機會,即便2007年10月16日6124點至今,雖然上證綜指跌40%,但當天買入相同金額的所有個股持有至今,收益率高達129%。
慶幸生在好時代,但愿幸福慢慢來。利率下行和轉型趨勢不變,仍是股權投資的好時代,2015年在大放水和加杠桿背景下市場充滿激情,2016年有望走向溫情。出生好是命,勤奮才能有好運,鍛煉好身體是根本,雖然路演很累,回到賓館還是要跑五公里。祝愿大家都健康地與時代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