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文章指出,讓英鎊利率保持不變的風險也很小,而在長達8年后英國央行首次加息的后果卻不確定得多。盡管目前來看這種觀點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但不可能一直如此;這種觀點總會阻礙行動,最終犯下貨幣政策錯誤。
英國貨幣政策的平靜期正走向尾聲。未來幾個月,在加息問題上,英國央行(BOE)貨幣政策委員會將再次需要采取實際行動,而不只是嘴上說說而已。
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等一些受尊敬的組織預測,明年2月英國央行將把利率從0.5%首次上調25個基點。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的總體立場要比很多人以為的更不穩定。
目前只有一名委員伊恩•麥卡弗蒂(Ian McCafferty)投票支持加息。但其他外部委員表示,他們很快就可能改變主意。如果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上圖)加入他們這個陣營的話,就有很大可能自動形成多數人支持加息的局面。兩位副行長喬恩•坎里夫爵士(Sir Jon Cunliffe)和米諾切•夏弗克(Minouche Shafik)無意就利率發表公開看法,更別說提出任何有別于卡尼的獨立看法了。
英國失業率已降至5.4%,私營部門固定工資增長逾3%,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提出的政策問題錯了。我們應該問利率為何仍處于谷底,而不是應何時加息。
一些支持將利率維持在0.5%的理由很容易被駁倒。當前的低通脹(截至9月的一年,物價下跌0.1%)主要反映出石油、食品、其他大宗商品以及進口品價格下跌。但這些價格不會一直下跌。2011年的高通脹沒有阻礙量化寬松的及時擴大,同樣的,如今的低通脹也不應阻礙貨幣政策的正常化。
經濟增速放緩至0.5%也不應引起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的擔憂;英國經濟的擴張速度足以快速降低失業率,使就業提升至歷史新高。有人擔心加息之后如果情況惡化,可能需要緊跟著降息,這種擔憂絲毫不應被視為推遲加息的合適借口。把避免短期窘境排在英國經濟利益之前的央行官員是不適合在政策制定委員會任職的。這些看法很可笑。
相比之下,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需要認真考慮其首席經濟學家安迪•哈德恩(Andy Haldane)的觀點,他認為,即便利率處于0.5%也幾乎無法帶來任何經濟刺激。如果確實如此,那么貨幣政策實際上應該已在沒有動用任何政策工具的情況下收緊了。但證據(無擔保信貸每年增長8%;消費支出大幅擴張)表明,利率在0.5%仍顯著有效地鼓勵了借貸和支出。
避免加息的很多理由都不具說服力。不過,英國央行對于在近期采取行動應當保持謹慎。外界嘲笑說,在美聯儲(Fed)做出利率決定前英國央行不可能采取行動,對此卡尼多次反駁說英國的貨幣政策完全獨立于美國。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應擔心,在美聯儲之前加息可能會吸引大量資金流入英國,令英鎊匯率過度上漲并扼殺經濟復蘇。英國雖然是個島,但英國經濟無法不受其他國家行動的影響。
就眼下來說,讓利率保持不變的風險也很小,而在長達8年后首次加息的后果卻不確定得多。盡管目前來看這種觀點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但不可能一直如此;這種觀點總會阻礙行動,最終犯下貨幣政策錯誤。
反對加息的觀點仍具有說服力,但越來越弱,英國應為貨幣政策緩慢正常化做好準備。(文章來源:FT中文網;譯者:梁艷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