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3月6日報道,2017年全球5600萬人死亡案例中,最大的單一殺手是心血管疾病。每3個人當中就有1人死于與心血管有關的疾病。
作為國內心血管介入醫療器械領域的領軍企業,先健科技創立于1999年,并于2011年在港交所上市。公司從最早的先天性心臟病封堵器起家,目前已實現治療領域從小到大、市場從國內到新興國家到全球、產品從低端仿制到高端創新的突破。產品涵蓋結構性心臟病,外周血管病和心臟起搏及電生理三大業務板塊,并已有9個產品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創新醫療(8.74 +3.07%,診股)器械地位。
3月28日,先健科技發布2018年年度報告。2018年,公司實現收入5.57億元,同比增長36.1%,其中外周血管病業務收入3.43億元,同比增長37.2%,結構性心臟病業務收入2.08億元,同比增長30.8%,心臟起搏及電生理業務收入550萬元。細分產品來看,覆膜支架增長41.5%,腔靜脈濾器增長27.8%,先心封堵器HeartR™, Cera™, CeraFlex™分別增長-0.4%,34.2%,49.1%,左心耳封堵器增長97.2%。公司近兩年推出的重磅新產品LAA封堵器收入達到4160萬元,同比去年翻番,去年8月新推出的與美敦力合作的心臟起搏器也開始貢獻收入。
從區域來看,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于國內,國外收入大約占總收入23%,國內收入增長35.4%,國外收入增長38.4%。公司是國內少有的高端醫療器械走向國際化的公司,且從年報上數據來看,公司海外收入中有將近40%來自歐洲,說明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已經獲得非常高的認可。
由于第三代先心封堵器CeraFlex™、左心耳封堵器LAA等高毛利率產品的銷售比例上升,在國內招標降價的不利環境下,2018年公司毛利率穩中有升。
利潤方面,剔除非經常性項目和期權費用影響,2018年凈利潤同比上漲53.6%。
注重研發公司發展動力強勁
隨著全球老齡化加劇,全球心血管介入器械的市場需求量逐年增長。在目前的醫療器械細分市場中,心血管器械所占份額位居全球市場第二。
根據公司推廣資料顯示,公司的先心封堵器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二,主動脈支架在東南亞地區市場份額排名第二。而在國內市場,公司先心封堵器、主動脈支架、腔靜脈濾器的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了第一,第二和第一的位置。左心耳封堵器為目前唯一國產廠家。
公司在產品研發上一直處于高投入狀態,每年將收入的20%以上投入產品研發中,將近1/3的職員為研發人員。公司在心血管領域布局了豐富的產品梯隊,大多數產品在國內甚至國際上都處于領先地位。
前景廣闊鐵基可吸收支架全球領先
先健科技IBS™可吸收藥物洗脫冠脈支架作為先健科技在研的重磅產品,是全球唯一一款使用鐵基作為材料的全降解血管支架,也是目前唯一一款薄壁設計的全降解支架。
2018年第30屆美國經導管心血管治療學術會議(Transcatheter Cardiovascular Therapeutics,TCT 2018)上,先健科技公司攜歷經12年研發的IBS™鐵基可吸收藥物洗脫冠脈支架參會,發布全球首個全降解鐵基支架IBS-FIM研究初步結果,證實其在人體應用的初步安全有效性,以鐵為材料的全降解金屬冠脈支架顯示了其極大的潛力和光明前景。
鐵基可吸收支架具備明顯的力學特性和降解時間優勢,且全球僅其一家在研制,國際專利保護到位。一旦研發成功,有望顛覆生物可吸收材料的市場格局,獲得全球定價權。該產品不僅對應40億美元的冠脈支架市場,其潛在市場還包括生物可吸收植入物,估計可達100億美元級別。
國信證券(13.25 +6.43%,診股)在研報中指出,“公司從零開始研發可吸收鐵基支架,可以在保持和金屬支架同樣力學特性的前提下以合適的時間降解,是未來極具潛力的可吸收支架創新產品。”
腳踏實地探索創新永不止步
據悉,未來公司將持續加大對臨床試驗中新產品的投入比重,并在未來3-5年內陸續推出。外周血管疾病方面,公司將著重研發全球空白的主動脈弓支架系統;在結構性心臟病方面,可吸收ASD封堵器目前已進入臨床階段;在冠心病方面,將持續推進鐵基可吸收冠脈支架的臨床進度。
近幾年,先健科技的發展有目共睹。從小市場容量產品一步步走向更大容量的產品,從兒童市場走向成人市場。
據統計,2017年,我國心血管病患者有2.9億人,其中冠心病有1100萬人,心肌梗塞400-500萬人;全國心臟支架手術75.3萬臺,共植入支架110多萬條,且該數據逐年保持較高的增長態勢。有理由相信,憑借領先的技術和不斷的研發產出,先健科技未來將在細分醫療器械行業取得更加亮眼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