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泉州石材產業智能化、機械化水平的提升以及產業鏈條的不斷完善,加上優越的港口物流資源,泉州市已成為輻射全球的世界級石材生產交易中心,構建了“買全球,賣全球”的商貿新格局。泉州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前7個月我市石材出口規模居全國地級市第一位。
對中東出口增長106.4%
據泉州海關統計,前7個月,泉州市共進出口石材80.2億元,同比增長21.5%,規模列全國地級市第二位。其中,出口60.1億元,增長23.3%,規模居全國地級市第一位;進口20.1億元,增長16.3%,規模列全國地級市第二位。
統計顯示,前7個月,泉州市石材進出口網絡遍布五大洲145個國家和地區。韓國、東盟、中東、歐盟、美國是前五大出口市場,分別出口20.9億元、12.0億元,7.3億元、4.2億元、3.5億元,分別增長0.3%、32.5%、106.4%、57.5%、4.9%,其中,增幅最為明顯的是出口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分別增長1.8倍、96.7%。
進口列前4位的是土耳其、意大利、印度、巴西,進口值分別為5.5億元、4.0億元、3.2億元、2.9億元,其中,從意大利、巴西進口值分別大幅增長41.7%、68.9%,進口來源呈多元化發展。
搶抓中東城市升級商機
走進“世界石材之都”泉州南安市,福建華輝石業有限公司的生產加工車間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設備正滿負荷運轉,一批批大理石正在打包,準備裝運發往中東。“今年以來,我們搶抓沙特阿拉伯未來城建設、阿聯酋城市基礎設施升級與擴建等商機,通過‘前廳后廠’的模式,承接了幾個大工程,前7個月石材出口突破4000萬元,增長六成以上。”該公司外貿部業務員楊旖琳介紹說。
同時,在泉州市順發巖板大理石荒料公用型保稅倉內,一塊塊從意大利進口的高端大理石荒料正在等待客戶選購。“在海關的大力支持下,順發保稅倉項目啟用4個月以來,已進口大理石、巖板1600多萬元,約享受緩稅270萬元,實現了‘隨用隨提隨繳稅’的‘零庫存’運行,靈活應對全球市場需求變化。”泉州市順發實業有限公司奧力斯特巖板項目負責人陳智超高興地告訴記者。
針對石材“原材料、產品兩頭在外”的特點,泉州海關引導企業運用“提前申報”等便利化措施,加快推動“智慧石材監管”業務場景應用,以“科技+創新”便捷進口石材通關。同時,積極引導企業設立保稅倉庫,加快AEO信用培育,用好RECP原產地證等惠企政策,促進石材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助力泉州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記者劉文艷 通訊員梁文玉 黃忠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