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8月27日),P2P平臺鳳凰網貸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 (以下簡稱上海股交中心)掛牌,P2P大舉登陸資本市場的序幕或將拉開。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登陸上海股交中心的P2P公司目的在于提升平臺公信力和信任度,同時更注重完善公司治理體系和信息披露機制。但是,無論是在場外市場掛牌還是通過風投融資,P2P公司的最終目的還是傾向于到主板市場和海外市場融資。
P2P公司頻頻登陸資本市場
昨日,江西最大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鳳凰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成功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其旗下的P2P平臺“鳳凰網貸”也成為繼橙旗金融和森昊投資后又一家登陸資本市場的P2P公司。
據了解,鳳凰網貸于2014年1月21號上線,目前注冊用戶3700多人,累計為50多戶小微企業和個人撮合貸款超過1億元。
鳳凰網貸總經理涂文鋒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海股交中心在全國地方股交中心中是最活躍的,成交也比其他地方交易所活躍,上海股交中心是個通道,公司希望半年轉到E板(即上海股交中心非上市公眾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系統),一年后轉到新三板。
據了解,截至8月1日,上海股交中心掛牌企業已達到1337家(其中E板掛牌210家),覆蓋了全國31個省市;累計成交5.81億元,其融資總額已達36.48億元。投資者開戶數達8200多戶,其中機構投資者占10%,個人投資者占90%。
上海股交中心對掛牌公司盈虧制度上并沒要求,但具體審核有要求。相比中小板要求成立3年并盈利的限制,門檻低很多,目前鳳凰網貸已越過盈虧平衡線。
隨著P2P行業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會把目光投向資本市場。
網貸之家首席運營官石鵬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無論是P2P還是其他行業,登陸資本市場是很正常的事,不過相比上海股交中心這樣的場外市場,大型P2P公司對滬深主板市場和海外市場報以更大熱情。
據悉,借助P2P鼻祖Lending-Club可能今年上市的東風,紅嶺創投和陸金所等此前也紛紛傳出打算上市的聲音。
不過,對于平臺初期選擇風投融資還是場外市場融資,業內有不同的看法。涂文鋒表示,登陸資本市場是趨勢,如果通過風投融資,風投議價能力強;而在上海股交中心,公司議價能力強。
禮德財富CEO洪凱彬向記者表示,風投目前對于互聯網金融企業有比較高的溢價,而且風投的背景和資源也是P2P所看重的。今年以來,包括人人貸、拍拍貸、積木盒子等10家P2P平臺受到風投的青睞。
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
石鵬峰表示,P2P平臺采取登陸場外市場的方式,目的在于提升平臺公信力和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