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發行4個月后跑路
就理財產品成立、發行,至出現風險的時間距離來看,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最短僅有4個月的時間。北京網金寶平臺2014年2月上線,6月起就無法登錄,聯系方式無人應答。在短短4個月,它募集的投資金額就已經達到2.6億元,投資者北京、上海、貴州、浙江等地。總體上看,從產品成立至出險時間基本都在1年左右。
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在這10起風險案例中,理財產品的發行主體、運營機構,并無實力較強的行業機構,皆是不知名小公司,有的甚至剛剛成立不久。譬如北京的華融普銀成立于2012年9月,后在2013年1月左右發行了嵐臨高速公路項目的有限合伙理財產品,但1年后就爆發風險。
再者募集資金的投向成疑問,有些并非產品說明書介紹的項目,并涉嫌非法集資。譬如上海優道投資的多款有限合伙理財產品,原本稱資金流向上市公司定向增發、酒店公寓股權收購等,事后卻發現其實可能流向與債務纏身的中技系。
華融普銀的前法定代表人魏薇、董占海,在7月3日被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批準逮捕,原因是特大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
另外,從這些風險產品發行的地域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以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為主,合計占比達到70%,其中又以北京為高發地,在10宗案例中就獨占了5款。另外,風險理財產品的爆發勢頭,也從一線城市開始向湖南、河北、南京等內地城市蔓延,值得當地投資者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