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的熱情和冷漠
雖然大家伙的明白,中國要進入4G時代尚需要時間,換句話說,如今不是4G最好的發展時機,但電信三巨頭,無一例玩地選擇了提前布局,這些深諳潛規則的老兵,見證了太多“政策打敗模式”的案例,他們不再執著于商業模式的創新,從而更信任資本與速度。面對網絡的演進與升級,先跑起來再說,更何況,他們全部都是國企,從來不用擔心資本問題。
而在這股4G的大躍進浪潮中,老大中移動無疑最是興奮,他們急于擺脫3G時代的尷尬,甚至早在4G牌照發放前,就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投資,而在中國電信正式放號的時候,他已經有了134萬用戶,但自去年11月啟動起,月均發展26.8萬的成績,這對于其來說仍然不算理想,更尷尬的是,用戶增長速度慢,也只是中國移動4G發展的表象問題,他仍然要面對政策與技術的雙重困難。
眾所周知,3G時代中移動因承擔振興自主知識產權TD-SCDMA的重任,把2G時代積累的巨大優勢消耗殆盡,聯通和電信則憑借成熟商用模式WCDMA和CDMA2000得以同移動三分天下,而且,老大移動的付出也沒能把TD-SCDMA發揚光大,最終淪為孤島技術,僅在有五星紅旗的地方才有信號。而如今領導故技重施,只是這一次中移動有機會同新標準一起雄霸天下。
趁著TDD-LTE尚沒有形成絕對統治力之前,中國移動搶先推廣TD-LTE商用,并有希望成為全球4G主流技術,事實上,業界普遍認為,TD-LTE能否走出國門也就是1~2年的時間了,換句話說,移動和政策是用投資換取未來,這有點賭博的性質,成則一統天下,敗了就是兩次踏進同一條臭水溝,不過也沒啥關系,自己留用唄。
相比之下,聯通和電信對于4G的態度則顯得曖昧無比,面對未來大趨勢,他們沒有辦法無動于衷,也不甘心讓移動成為中國4G的代名詞,于是,哥倆商量著造些聲勢,也只能造些聲勢罷了,或許,他們始終不相信自主標準TD-LTE會成為國際主流,而是一廂情愿地等待TDD牌照的發放,正如他們用WCDMA和CDMA2000實現逆襲一樣,更何況,聯通和電信對3G的大規模投資,正處于回本周期,沒有意愿也沒有足夠實力提早血拼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