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成都各區(市)縣經濟發展與投資力度的進一步增長,如何避免走粗放投資、重復投資老路,從外延型投資向內涵型投資轉變成為關鍵詞。創新驅動、內生增長被放在愈發重要的地位。這當中,技術改造、創新研發、科技孵化的投資力度在加強,一大批企業得以嶄露頭角,展示出強勁的內生活力。
精確招商引資 鎖定主導產業
剖析成都投資如何向內涵型轉變,新川創新科技園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今年2月和7月,新川創新科技園兩次共引入1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過100億元。2月27日,首批5個重大產業化項目簽約落戶,總投資67億元,項目投資方分別是騰訊、寶德、微芯生物、歐珀、晨華5家公司。7月2日,新加坡豐隆集團、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好醫生集團、南京三寶科技集團、四川艾普網絡公司5家公司簽約入駐,總投資額超過37億元。
在這些項目中,創新研發、企業總部成為主導,每個項目都具有極強的產業前景。這也體現出新川創新科技園在招商引資方面的精準思路:引進的項目一定要符合高新區產業定位,一定要具有強大創新能力和研發實力,并對區域產業具有帶動作用。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袁宗勇說,最新入駐的項目涉及下一代信息網絡、生物醫藥以及商務服務業,體現了成都高新區“三次創業”重點鎖定的“7+2”產業領域的產業方向,也是新川創新科技園首期開發的主導產業方向。
新川創新科技園運營方中新公司總裁崔偉說,新川創新科技園首期開發主導產業確定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醫藥產業,已引入的產業項目大部分契合這一定位。比如在下一代信息網絡方面,就有騰訊西南總部、深圳寶德西南游戲谷、歐珀(OPPO)全國第二運營中心、南京三寶科技集團物聯網產業中心、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區域總部及大數據運營服務基地等。
在生物醫藥方面,深圳微芯生物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生物高科技公司。該公司將投資10億元,在成都建設其藥品研發生產基地及總部,其中,約30%用于建設創新藥研發中心和區域總部,70%用于建設符合美國、歐盟cGMP標準和中國GMP標準的小分子非腫瘤及腫瘤創新藥生產基地以及其他大分子類創新藥的中試基地。四川好醫生集團則要把生物醫藥研發業務放在新川創新科技園。該公司負責人耿福能說,他們將在修復體內外創面生物制劑方面進行高端研發,集團研發中心和集團總部均將進入新川創新科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