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明書記在講話中強調,全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肩負光榮使命,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在“實”字上狠下功夫,以實際行動把美好藍圖變為現實。(四川在線7月2日)
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強調要扎實開展第二批教育活動,努力取得人民群眾滿意的實效。因為群眾只相信自己親眼看到的,如果沒有事實和證據擺在眼前,群眾只會當你說空話,唯有實實在在地成果擺出來,讓人看得清楚明白,才會讓人相信。
為民造福必須履職盡責。人民群眾期盼的是清正廉潔、為民務實的政府。這也正吻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為民務實清廉。各級黨政必須強化機關行政效能建設、黨風廉政建設,讓干部走出去,到生產一線,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切實扼殺庸、懶、散、不履職、不盡責、不作為的不良作風,與群眾打成一片。
為民造福必須重實干。人民群眾期盼的是實實在在為民辦事的黨員干部和政府。各級領導干部必須發揚“釘子”精神,盯住重點項目和群眾切實關心的問題,深入第一線了解群眾所需、所想、所盼,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和主要矛盾。
為民造福必須重實效。實實在在的效果才是說服老百姓的最佳辦法。因為可能更多的人都有“只注重結果,不管過程的”的思想。一件事情,只有落實了,真正見到效果了,才能更好是說服群眾,讓群眾體會到你真正做了事。反對做表面文章、務虛功,甚至弄虛作假。要把抓落實、重實干、辦實事、求實效作為選人用人的重要標準。把苦干實干、實績突出的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為民辦事。
筆者相信,有了履職盡責、重實干、有實效的黨員干部和政府就能夠真正的讓群眾滿意,老百姓滿意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會更加美好,才是真正的為民造福。(檸檬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