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南經濟報 記者 楊磊 通訊員 程曼玉
一直以來,汝州農商銀行始終堅守自身定位,踐行服務三農宗旨,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作用,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建設金融渠道,持續支農支微,深化普惠金融,在金融改革的時代浪潮中把穩正確航向。截至2022年11月底,各項存款余額1876095萬元,較年初增加206513萬元,增幅12.37%,各項貸款余額1313823萬元,較年初增加161496萬元,增幅14.01%。
找準靶向,搭建農村金融新橋梁。該行一是強化服務質量,完善網點設施建設。依托全行48個營業網點,梳理貫穿城鄉金融脈絡,關注適老適特需求,加強網點基礎設施建設,全面發力,雙向并行,做到網點硬實力和軟實力“兩手抓”,深入推動廳堂建設,提升標準化服務水平,加強員工專業服務能力,打造溫情銀行、三農銀行和專業銀行新標桿。二是延長渠道末梢,提升農村服務質效。切實朝著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目標不斷邁進,滿足偏遠村落客戶需求,縮短農村金融距離,降低服務邊際成本,讓村民少跑路、不跑路,在家門口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務。截至11月底,共設立農民金融自助服務終端89臺、布放ATM等自助設備95臺、POS機具存量289臺。三是推廣掌上終端,構建場景金融生態。遵循“互聯網+金融”戰略,加快手機銀行掌上終端建設,讓農村金融搭上數字化轉型快車,打造農村場景金融生態圈,實現農村產業經濟雙循環。截至11月底,電子銀行累計開通295762戶,金燕E付累計開通12923戶。
注入活水,延伸支農支微新里程。該行持續加大信貸投放,鋪平農民致富新跑道,播撒金融甘霖,潤澤三農原野。一是有的放矢,加快金融產品創新。堅持面向三農市場定位,立足地方經濟特色,陸續修訂或新推出了房抵貸、公積金消費貸、家庭消費貸、鄉村振興貸、汽車消費貸等產品,完善了產品序列,以“金燕e貸”為載體,推出“整村授信”“按揭e貸”“商戶e貸”“微借e貸”等貸款產品。二是精準助農,推動涉農產業發展。與省農擔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客戶經理接入了省農擔作業系統,精準投放資金,有效解決涉農企業和小微企業資金困境,蘸足金融活水,潤澤地方經濟行業責任田,注滿“油箱”,加大“馬力”,全力支持涉農企業和小微企業不斷發展。截至11月底,涉農貸款1114918萬元,占各項貸款余額(不含貼現)的97.8%以上。三是簡化流程,加大小額貸款投放。推動單戶30萬元以下小額貸款線上辦理,擴大小額貸款的輻射性和覆蓋度,簡化審批手續,優化信貸流程,針對農戶和小微企業貸款難、手續多、時間長等痛點,沿循“一鍵化”“無紙化”原則,精研推出“征信e貸”,以個人征信情況為依據,做到年齡層全覆蓋,當日提出申請,次日額度到賬,高效便捷,為農戶和小微企業排憂解難。截至11月底,全行員工累計授信1.73萬人,累計授信金額11億元。
刷亮底色,描繪普惠金融新圖景。該行持續踐行金融助農宗旨,一是強化問題導向,建立需求清單。深入農村偏遠角落,關注村民迫切需求,將走村入戶落于足下,探尋農村金融服務盲區,建立村民金融需求清單,走訪養殖和種植農戶,掌握各時段資金需求,從而對癥下藥,精準助農,發揮問題清單作用最大化。二是落實行動導向,建設流動銀行。讓廣大群眾少跑路,讓金融服務落地貼民,組建23個下鄉服務小分隊,組建新型“流動銀行”,為特殊群體提供金融服務,讓“上門服務”成為新的農村金融增長極,深入村落辦理社保卡業務,為助農補貼順利發放保駕護航,截至11月底,累計發放社保卡42.23萬張。三是明確思想導向,普及金融知識。開展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以防范電信詐騙和防范非法集資為落腳點,切實提升民眾的金融素養,增強農民的金融知識水平,有效預防電信詐騙和養老詐騙事件發生,營造科學、有序、和諧的農村金融文化氛圍,守護廣大群眾的資金安全,筑牢助農護農惠農的“堅固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