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 記者 王澤遠 通訊員 趙曉慧
根據濮陽市市場監管局統計,截至11月15日,全市實有市場主體34.19萬戶、注冊資本626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05%、29.34%,完成市定目標(30萬戶)113.97%,提前圓滿完成省定目標(338623戶)100.97%,較2021年年底(289421戶)增長18.13%,超過省定目標(17%)1.13個百分點,其中今年新發展私營企業13266戶、注冊資本551.35億元。
一是精準施策,持續優化市場主體準入環境。對標2021年河南省營商環境評價報告,濮陽市市場監管局收集匯總問題4條,建立整改工作臺賬,發揮企業開辦牽頭作用,每周報送進展、每月例會調度,問題逐個整改,臺賬逐個銷號。一是與行政服務中心、中國人民銀行濮陽支行、中國建設銀行濮陽支行等部門7次對接溝通協調,在行政服務中心四樓設置窗口,建行工作人員現場辦公,企業自主選擇銀行開戶或者銀行預約開戶。二是擴大“企業開辦+N項服務”范圍,市場主體在辦理企業登記、印章刻制、銀行開戶、稅票領取、公積金賬號、社保賬號等事項的基礎上,已實現水電氣暖網聯合報裝。三是制作企業開辦辦事指南、企業開辦申請表,讓群眾一看就懂、不教就會,真正實現“一表申請、一日辦結”。四是加強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發放及推廣應用,通過濮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濮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眾號等,向廣大市場主體發布公告,告知市場主體領取電子營業執照的方法。聯合濮陽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等十部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同步發放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濮政數〔2022〕 24號),為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發放及推廣應用打下了基礎。
二是精心組織,“一碼集成”后續有聲有色。一是市場監管系統鞏固提升。2021年12月至今,“一碼集成”改革已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內部負責審批的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藥品零售、食品經營、食品經營(餐飲)、食品生產等領域實施,并擴展到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小攤點等事項。二是全市范圍有序推進。成立了以常務副市長為組長,主管副市長為常務副組長的“一碼集成”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相繼召開市政府常務會、動員會、推進會、座談會、調研專題會等11次,著手升級完善“一碼集成”改革系統,并把“一碼集成”改革系統技術方案以“濮陽市新型智慧城市基礎設施提升項目”專項債包裝工作的形式,報送至濮陽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盼望財政支持,解決資金困難問題。截至11月15日,頒發“一碼集成”營業執照6179張,群眾通過許可準營端口辦理許可353戶,辦理許可事項523件,工作人員首次核查353次,實現了提速增效、現場辦結,營造了穩定、公平、寬松、便捷的市場準入環境。
三是精細謀劃,全力挖掘市場主體增長潛力。一是組建市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領導小組,成立了以常務副市長為組長,主管副市長為副組長,其他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壓實了責任鏈條,健全了責任體系。按照“四盯”要求,組建工作專班,采取日調度、日報告、日通報等措施,指導督辦,效果明顯。二是找準問題,優化服務。通過實地調研、書面調查、電話咨詢等方式,發現了我市花卉市場、集貿市場、農村經營店等存在的“無照無證”經營問題,掌握了全市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工作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緊密結合我市實際,直面問題補短板,精準選點求突破,進一步明確了電子商務、教育、水利、環境、服務業等領域的培育目標,實施企業開辦“一網辦、一窗辦、一日辦、免費辦”。對商超、夜市固定攤點等重點區域“一址多照”的市場主體,提供上門服務、集中辦理、現場辦結。鼓勵引導全民創業,落實“一碼集成”“企業開辦+N項服務”“先照后證”“住所承諾”“名稱自主申報”“經營范圍登記規范化”“歇業登記”等惠民政策,支持“個轉企”“小升規”,培育壯大民營經濟發展,助力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三是助企紓困,精準發力。堅持助企紓困與激發活力并舉,以超常規舉措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推出了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加大個體工商戶幫扶力度、加大創業援企支持力度、暢通融資渠道、優化營商環境等6個方面24項措施,征求了22個單位意見建議,實施財稅支持、助企紓困、收費治理、降低成本等硬核舉措,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確保市場主體多培育、快成長、早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