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南經濟報 首席評論員 溫獻偉
近日,媒體從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獲悉,今年9月1日起,上海市320余萬戶市場主體開始陸續更換新版“身份證”。新版營業執照上的“企業碼”目前也有了新功能——市民點外賣時,可以掃描平臺上食品經營者公示的“企業碼”,足不出戶就能掌握經營者的具體信息。目前,該功能正在上海市浦東新區試點。
“企業碼”是不少地方大力服務企業經營發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創新之舉。一應俱全的“企業碼”信息,不僅為企業之間的相互了解、強化合作提供了便利,而且也讓企業和商家在第一時間享受政府部門推出的優質公共服務,譬如政策解讀、信息發布、“碼上直辦”“碼上融資”等,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足不出戶、一碼通辦”。
更為可喜的是,隨著政府改革力度的加大及市場需求高度釋放,如今,“企業碼”迎來了升級換代的時代。新版“企業碼”通過“線上+線下”的功能創新,開始與消費者權益保障無縫對接,為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消費者無論是線上查詢或是線下消費,通過掃描“企業碼”,都能獲得企業在政府監管下發布的相關動態和評定,以此維護自身的知情權、選擇權,賦能消費者權益保障。尤其是今年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通知,決定實施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將企業分為信用風險低(A類)、信用風險一般(B類)、信用風險較高(C類)、信用風險高(D類)四類,作為配置監管資源的內部參考依據。這種信用風險等級與“企業碼”融為一體,可以讓消費者更為清晰地獲取企業和商家的信用等級,不僅為消費者規避消費風險提供了契機,也有利于打造更為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勢必倒逼企業和商家強化行業自律、恪守商業信用。
總而言之,新版“企業碼”的推出,是政府部門一項有魄力、有遠見、有情懷、有溫度的制度創新。科技賦能“企業碼”的背后,也是為民服務意識和作風的賦能。“企業碼”體現了政府部門在大力營造營商環境中可貴的“民生視角”。這種視角贏民心、合民意,必將有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