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在南樂縣近德固鄉睢莊村的麥田里,一臺大型小麥聯合收割機、兩輛運糧車在金燦燦的麥浪間不停穿梭,上演著“微風吹麥浪、彌漫麥芒香、收割機歡唱”的豐收樂章。這是南樂縣供銷合作社楊村為農服務中心在該村全托管的88畝土地上機收小麥的情景。
據悉,2021年9月,楊村為農服務中心在縣供銷合作社的精心指導下,得到近德固鄉黨委、鄉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該鄉睢莊、李村、佛善村等11個村強力推進土地全托管服務。土地全托管是在不改變原承包關系的前提下,農戶以入股的形式,將土地交給村委會集中整合,再由村委會委托為農服務中心管理,為農服務中心提供耕、種、管、收、貯、銷等系列化、社會化、規模化服務。
在借鑒外地托管服務的基礎上,經反復論證研判,楊村為農服務中心制定了科學的分紅措施:農戶按照總產值(毛收入)45%的比例進行分紅,普惠性政策補貼歸農戶所有。分紅按照一年兩季分別結算,由村委會統一核算分發到戶。遇到自然災害糧食絕收的情況,為農服務中心直接付給農民保底收益每畝每年800元。種地職業農民按照總產值(毛收入)的48%比例進行分紅,楊村為農服務中心為種地職業農民提供低于市場價的種子、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以及農機作業、無人機病蟲害防治服務。村集體整合土地、維修基礎設施也有一定的收入。此外,為農服務中心每年再拿出凈利潤的20%與農戶進行二次分紅。
經過8個小時的機收小麥作業,該村88畝小麥機收完畢全部裝車,在農戶、職業農民、村委會、縣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五方的見證下,經過過磅每畝單產1302斤,總產11.458萬斤。按當前1.52元/斤價格計算,農戶每畝可得890.57元。
種地職業農民張躍勇說:“每畝我(毛收入)可得949.94元,刨去農資、水電澆地、機械投資及零工等560元,每畝可得純收入389.94元。我種了88畝地,這一季共計所得34314.7元,讓我吃下了‘定心丸’。”
楊村為農服務中心負責人安擁軍激動地說:“今天,我們對優質強筋小麥品種新麥38收割過稱,入股農戶一季每畝收入890.57元,預計全年兩季收入將達到1490元,比我縣常規流轉土地1200元多290元。前期,我們對所托管的土地進行了測產,平均畝產在1300斤左右,實行統一品種、統一播種、統一施肥、統一管理、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獲‘六統一’的土地全托管,解決了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的問題,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三夏’期間,我們堅決以最快最短時間實現顆粒歸倉。”(濮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