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有多個“電子警察”月抓拍違法車輛超過千輛。“電子警察”的前期規劃、中期建設,到后期管理維護,企業會全程參與嗎?管理是否存在漏洞?鄭州目前有多少正在使用的“電子警察”,接下來是否會繼續增設?
3月17日,就上述疑問,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科研所所長陳常青接受河南商報記者專訪,一一予以解答。
鄭州有多少正在使用的“電子警察”?在全國什么水平?
陳常青:“電子警察”即非現場執法設備,除了對交通違法行為進行處罰,還能對交通參與者起到警示震懾的作用,對交通肇事案件的偵破、車流量的統計、高污染排放車輛的管控都能提供數據支撐。
目前,鄭州市區1798個路口設有信號燈,“電子警察”共有2700余個,涉及1200個路面方向、1300余個卡口、200余個違停抓拍點,“電子警察”的覆蓋率在四成左右,屬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數量是杭州的三分之一,比武漢也要少。
“電子警察”設置在哪些路段?依據是什么?
陳常青:目前,這些“電子警察”主要設置在鄭州市區的主次干道、車輛行駛密集區域,比如,事故多、違法現象多、秩序亂、公眾反映強烈的路段區域。我們設置“電子警察”,不是為了罰款,更不是為了“雁過拔毛”。
設置“電子警察”前,我們做過調研,并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而且,這些“電子警察”投用前會對外公示,公眾可在15天內反饋意見建議。
2014年,鄭州曾經撤掉了黃河路、金水路、商務外環等路段上的50個“電子警察”,因為這些路段的抓拍尺度過嚴,就好比,一個路口過了10輛車8輛車被抓拍,再抓拍處罰就是不合理的。
鄭州從哪一年開始設置“電子警察”?是如何建設、管理的?
陳常青:鄭州最早有“電子警察”是2000年。2017年,鄭州一期“電子警察”建設項目新增了500個路面方向、1000個卡口“電子警察”;2019年,鄭州二期“電子警察”建設項目增設了700個路面方向、300個卡口、200個違停抓拍點“電子警察”。
這些項目是由發改委立項、財政投資公開招標,企業參與具體規劃、設計、建設、維護,有5年的質保期,一年進行一次準度核驗。
“電子警察”抓拍了多少起違法行為?罰款有多少?去了哪里?
陳常青:鄭州的機動車保有量在470萬輛左右。2019年,鄭州“電子警察”抓拍了190余萬起違法行為,2020年抓拍了126萬余起,今年截至3月13日,抓拍了35.9萬多起。
這些違法行為中,違反禁令標志指示、違反禁止標線指示、不按導向車道行駛相對較多。
以最近兩個月為例,違反禁令標志指示:金水路(聚源路至通泰路)抓拍的違法行為共8386起,中州大道(民航路至金水路)抓拍了7356起,農業路高架二層(桐柏路至冉屯東路)抓拍了7190起。
違反禁止標線指示:金水路(經六路至經七路)抓拍了2733起,金河路(金河路與開元路交叉口南口)抓拍了1876起,京廣快速路(京廣快速路與宏達路交叉口南口)抓拍了1213起。
不按導向車道行駛:天河路(天河路與科技路交叉口北口)抓拍了5465起,化工路(化工路與凱旋路交叉口西口)抓拍了2535起,江山路(江山路與綠環路交叉口南口)抓拍了2058起。
一些事故誘發率不大的違法行為,我們適當放寬尺度,以警告為主,不作處罰。“電子警察”抓拍的罰款數額不一,沒有具體的數據,全部交由鄭州市財政統一管理。
今年鄭州會繼續增設“電子警察”嗎?
陳常青:今年,鄭州“電子警察”三期建設項目也要開始,新增381個路面方向、200個卡口、250個違停抓拍點“電子警察”。我們不是一味地增設“電子警察”,而是有針對性地去設置,規范大家的交通出行習慣。
指示牌、信號燈、標線等都同步合理配套了嗎?
陳常青:對于道路指示牌、標線施畫、交通信號燈,我們也在排查、完善,新建道路投用時,相應的信號燈、“電子警察”、標線都同步配套。
“電子警察”在整治突出違法行為、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事故發生率方面,還是起作用的。像河醫立交、省醫、火車站區域周邊,交通狀況都有明顯的改善。
我們一直以來都認為,“電子警察”是帶有溫度的,對一些違法行為(如超速10%以內)只警告或者扣分,是不罰款的。
鄭州是否存在過企業人員參與錄入違法行為的現象?
陳常青:鄭州市區的“電子警察”建設項目首先經過年度政府立項,公開招標,由第三方企業設計、建設、維護。
這些安裝企業的人員只參與前端設備的維護,比如會處理畫面模糊、照片不全等問題。至于后期的違法行為篩查錄入,全部由民警、輔警完成。
之前我們是由民警、工作人員負責違法行為的篩查錄入,從2015年開始,專門由民警、輔警負責這項工作,目前有50名警力。
“電子警察”超過5年質保期后會怎么處理?
陳常青:“電子警察”使用時間長了,會出現老化故障,超出合同期限后,我們會繼續招標購買服務,用來維護更新,維護的成本占建設成本的5%~10%,不能使用的就會走報廢程序棄用。
鑒于目前鄭州的“電子警察”數量還是比較少,老化或報廢的“電子警察”,一般我們不會撤除,主要還是起到警示震懾的作用。作者 高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