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關于做好
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縣(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市直各單位、各部門:
元旦、春節(以下簡稱“兩節”)期間,人員流動性大,聚集性活動增多,進口冷鏈食品和貨物物流增大,疫情傳播風險加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為切實做好我市“兩節”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人民群眾度過一個健康安全祥和的節日,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
1.嚴格管理單位人員外出。“兩節”期間,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非必要不離宛,帶頭在原地過節,嚴禁前往境外或國內中、高風險地區。確需離宛的,必須提前報本單位批準。
2.嚴格控制大型會議活動數量規模。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原則上不舉辦大規模聚集性會議活動,提倡采用視頻線上方式舉行。各單位一律取消集體團拜和大型慰問、聯歡、聚餐、培訓等活動。
3.嚴格做好大型會議活動防疫工作。確需召開舉辦的大型會議活動,特別是有境外、省外等重點地區人員參加的,按照“誰組織、誰負責,誰舉辦、誰負責”原則,嚴格控制人數、規模和時間。50人以上活動應當制定防控方案,嚴格落實有關防控措施。
二、嚴格冷鏈環節管控
4.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全流程防控。各縣(市、區)和市市場監管局、商務局、農業農村局、公安局等相關職能部門要嚴格落實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切實加強流入我市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屬地管理、條塊結合”原則,加強配合聯動,切實把好進口冷鏈食品源頭監管關,對已進入我市流通的進口冷鏈食品實行嚴格監督檢查,做到加工、儲存、運輸、銷售等環節及相關市場的外環境閉環管控。沒有入境貨物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核酸檢測證明、預防性消毒證明、“豫冷鏈”追溯碼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得銷售。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實行實名制。從事進口冷鏈食品購銷的單位(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水產品市場、商場超市、冷凍冷藏庫、冷鏈物流企業、寄遞服務企業、餐飲企業)和個人落實佩戴口罩、手套、穿著防護服等防護措施,主動配合相關部門開展的環境、食品及包裝、人員核酸檢測和消毒工作,消除疫情風險隱患。
三、加強重點人員管理
5.加強來宛人員排查登記。各縣(市、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組織鄉鎮(街道)政府、村(居)委會開展返回人員情況的排查和信息登記工作,特別是來自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入境人員和冷鏈從業人員,確保底數清;督促重點人員落實防控措施,做好返回14天內日健康監測;返回人員實施分類精準管理,做到重點人群防控到位,過往人員檢查到位,一般人員管理到位。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入境人員、冷鏈從業人員、醫療衛生機構人員、隔離點工作人員等重點人員非必要不返回,必須返回須持有核酸檢測證明或疫苗接種證明。
6.加強來宛人員健康管理。中高風險地區來宛人員,持有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能夠出示包含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健康通行碼的,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動;無相關證明的,立即在首站地接受核酸檢測或14天隔離醫學觀察。境外入境人員(含國際航空服務人員)執行“14+7”“2+1”防控措施。要加強核酸檢測質量控制,做好平行檢測。
7.加快推進重點人群疫苗緊急接種。各縣(市、區)要按照我市新冠疫苗緊急使用工作方案要求,進一步摸清疫苗接種底數,落實疫苗采購資金,規范有序安全開展疫苗緊急接種工作,確保重點人群在春節前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任務。
四、嚴格重點行業防控
8.加強交通運輸管控。車站、機場等場站要嚴格落實通風、消毒、衛生清潔等防控措施,做好進出人員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加強客流班次調控,減少等待排隊時間,切實降低人員密度。提示旅客進出公共交通運輸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碼”。加強交通工具防護,做好交通運輸工具通風換氣,每次出行載客前應做好清潔消毒,為乘客提供安全衛生的出行環境。嚴格落實交通運輸工作人員每日健康監測制度,上崗前和下班后分別開展體溫檢測,身體不適的應及時就診,上崗期間規范防護。
9.降低商超市場人員密度。商場、超市、集貿市場等場所要加強出入流量控制,嚴格落實入場體溫檢測、佩戴口罩、查驗“健康碼”和公共區域消毒等防控措施,保持室內通風換氣,設置“一米線”。要做好客流量預測監測,推廣自助購物結算,有效縮短排隊等候時間,防止顧客過度聚集。鼓勵采取線上營銷、無接觸式配送等模式,分流線下人員聚集壓力。
10.嚴格餐飲單位防控。餐飲單位要認真落實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等措施,必要時記錄就餐人員聯系方式(每桌至少一人)和到店時段等,提醒顧客非就餐時佩戴口罩、就餐時保持距離,每日按規定頻次消毒、經常性通風,推薦使用自助點餐、一次性餐具、公筷公勺。餐飲服務人員每日必須進行體溫監測,正常方可進入經營場所。上崗期間必須保持清潔衛生,嚴格洗手消毒,時刻佩戴口罩。在清洗加工冷凍、冷藏食品時,嚴格處理內外包裝,做到生熟分開、燒熟煮透。
11.狠抓住宿防控。賓館旅店要對入住旅客逐一如實登記,對所有住宿人員和來訪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及查驗健康碼,異常情況按相關規定處置,拒絕檢測、未戴口罩的予以勸阻。加強公共區域設施管理,對健身房、咖啡廳、棋牌室、游泳館等進行消毒。客房落實通風消殺等措施。公共用品用具嚴格執行“一客一換一消毒”制度。
12.規范旅游景區管理。各旅游景區完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做好清潔消毒和公共衛生。按照“能約盡約”的原則,推進預約常態化。落實游客體溫檢測、戴口罩、掃“健康碼”等防控措施,無健康碼的要做好人員身份信息登記工作。在景區出入口、重要參觀點、休息餐飲區等容易形成人員聚集的區域設置專人管理,加強疏導,避免擁擠。
13. 減少室內聚集性文娛活動。各類聯歡會、音樂會一律采取錄播形式舉行,錄播期間要合理確定現場觀眾人數,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影院、劇院等場所觀眾人數原則上不得超過座位數的75%,上網服務場所、歌舞娛樂場所、游藝娛樂場所接納消費者人數原則上不得超過核定人數的75%。
五、加強重點場所疫情防控
14.有效分流進入醫院人員。加強預約診療、分時段就醫、線上咨詢、慢病管理長期處方等醫療管理,有效分流患者,避免人員大量聚集。進入醫院所有人員要掃碼測溫,重點地區來人要與其他人員分流進入。
15.加強發熱患者管理。嚴格規范發熱門診診療流程,落實發熱患者預檢分診和首診負責制,準確篩查區分新冠肺炎和其他傳染疾病。未設置發熱門診的醫療衛生機構,不得收治發熱患者,發現發熱患者后要立即向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報告,安排就近轉診至設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
16.強化醫療服務管理。合理調整醫療資源,有序安排節日值班,正常開展臨床科室門診和住院服務,優先保障急危重癥患者和特殊群體的就醫需求。住院患者和陪護必須具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加強住院陪護和探視管理,做好患者、陪護人員和醫務人員健康監測。要嚴格執行院感管理制度和規范,有效防范院內交叉感染。
17.規范隔離場所管理。各縣(市、區)對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進一步查漏補缺,規范落實隔離醫學觀察措施,確保一旦發生疫情,立即啟用運轉。每個縣(市、區)按照技術標準做好隔離場所準備(密切接觸者200個房間、無癥狀感染者50個房間)。
隔離場所要確保單人單間居住,減少與其他人員的接觸,不同類型的隔離人員應在相對獨立區域隔離。加強對集中隔離場所工作人員和隔離人員要嚴格落實日常體溫檢測、健康監測、隔離場所消毒和登記報告;強化工作人員個人防護和檢測,嚴防病毒在集中隔離觀察場所傳播擴散。
18.加強特殊機構防控。對福利機構、養老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母嬰服務機構、公安司法監管場所等特殊單位,制訂針對性的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執行嚴于社會的疫情防控措施。嚴格人員出入管理,對新接收人員、新上崗工作人員實施核酸檢測,檢測結果未確定為陰性前不得入住、上崗。采取預約等方式合理適度限制探視探望人員,未能出示健康碼或提供核酸檢測陰性結果等健康證明的,不得探視探望。
六、加強校園疫情防控
19.強化校園科學防控。各級各類學校要堅持每日對教室、圖書館、閱覽室、食堂、宿舍、浴室等重點場所進行通風、保潔及消毒。要加大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力度,引導師生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減少到人群聚集和通風不良的場所。
20.加強師生假期管理。各級各類學校要優化調整學校寒假放假、春季開學時間,錯峰安排離校、返校。放假前,要組織開展一次宣傳教育,提醒學生在返校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寒假期間,提醒師生家長應盡量避免到境外或中、高風險地區探親旅游,如確需前往須做好個人防護和健康監測。做好跟蹤隨訪,及時掌握師生居家情況。
21.做好留校師生管理服務。各級各類學校要做好寒假期間留校值班的師生管理與服務,落實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嚴格執行晨午晚檢制度,指導學生做好自我防護,并為其提供必要的學習、工作、生活條件保障,妥善安排寒假生活。
七、增強群眾防護意識
22.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充分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紙和電子屏、廣告牌、標語等宣傳載體,發布疫情防控溫馨提示,引導廣大群眾理解防控工作,服從配合各項防控要求,做好食住行游購娛各環節個人防護,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少聚集、一米線、用公筷”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提醒廣大市民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餐、不聚會、不扎堆、不吃進口冷鏈食品、不去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和境外地區。
23.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引導廣大群眾積極開展環境“大清掃、大消毒”活動,重點消除衛生死角。游樂設備、停車場、休息區、垃圾點、公共廁所、電梯間等重點場所,每日進行清潔后消毒。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做到“日產日清”,清運過程中應采用密閉化運輸。
八、嚴格落實防控責任
24.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黨委、政府要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堅持疫情防控指揮體系不變,調整充實疫情防控指揮部力量,保持戰時狀態,24小時值班值守。嚴格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確保一旦發生局部疫情,指揮體系能夠有序高效運轉。要建立縣級干部分包鄉鎮、鄉鎮干部分包村、村級干部分包戶的三級網絡分級包干機制,層層壓實疫情防控責任,確保疫情防控無死角全覆蓋。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主要成員單位要進一步制定本行業工作方案。各縣(市、區)及市直各單位要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制定元旦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完善應急預案,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25.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各縣(市、區)、各有關單位提前研判不同情形下檢測、隔離、流調、救治等能力需求,細化應對預案,進一步加強能力儲備,確保常態化條件下流調人員不少于30人,日核酸檢測量不少于1000人份,防控物資滿足30天運轉需求,一旦發生疫情,各方力量能夠及時到位,堅決把疫情消滅在萌芽狀態,把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降到最低程度。
26.加強值班值守。堅持“干部在崗、群眾過節”,嚴格執行值班人員24小時在崗值班和領導干部在崗帶班制度。市指揮部辦公室在“兩節”期間要堅持實時調度,及時協調解決存在問題,保證各項疫情防控工作正常運行。全市各級黨政機關、各企事業單位要加強“兩節”期間的值班值守和信息報送工作,動態精準及時報告有關情況,保持部門高效運轉。
27.統籌做好各項工作。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節日期間各項工作十分重要。各地各單位要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保障節日市場供應平穩,有序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確保人民群眾度過一個健康安全祥和的節日。
南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
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