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發行河南省分行審批現代農業園區中長期扶貧貸款5.8億元,用于支持蘭考縣堌陽鎮樂器產業園區項目建設。該項目總投資8.04億元,占地面積766畝,建筑面積38.13萬平方米,采用“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全產業鏈開發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模式,融合綠色發展和產業振興,輻射帶動有力、利益聯結緊密、農民增收明顯。農發行政策性資金助力,樂器小鎮的規模效應亟待釋放,堌陽鎮產業興旺指日可待,蘭考縣全面脫貧奔小康計日程功。
前人栽樹,不負脫貧致富愿望。
20世紀60年代,為了防風固沙,涵養水土,焦裕祿書記帶領蘭考人民大量種植泡桐,現如今早已長成參天大樹,放眼望去真可謂“千頃澄碧不見沙,待到四月看桐花”。千萬棵桐樹蔚然成林,見證了蘭考幾十年的脫貧之路,也為大家揭示了蘭考人民富裕興旺的“密碼”。蘭考一帶,滿地黃沙,晝夜溫差大,獨特的自然條件,造就這里的泡桐材質疏松而又寧折不彎,透音透氣,成為極佳的樂器材料。蘭考縣堌陽鎮人民抓住這一特點,發展樂器加工產業,形成鏈條體系,產品遠銷國內外。據了解,2019年蘭考縣樂器產量70萬臺,產值20億元,成為蘭考縣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
因地制宜,政策金融支撐開新局。
蘭考擁有最優質的樂器加工原料,但受制于資金限制,多年來樂器生產始終停留在小作坊階段,有限的生產產量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當地政府意圖整合樂器作坊進行規模化生產,農發行蘭考縣支行主動提升站位,緊緊抓住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所提倡的發展音樂產業發展契機,圍繞鄉村振興的中心任務,在省、市分行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多次溝通協調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幫助其打造新型現代化樂器產業園。
找準定位,實現農業產業創新發展。
在農發行信貸資金支持下,樂器產業園將依托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搭建“沿線國家”中外音樂企業合作橋梁,推動當地音樂文化“走出去”和“引進來”,為民族樂器產業抱團經營、長期發展奠定深厚基礎。同時,立足自主創新,發展先進制造業、音樂教育和文化生活等新興產業,促使行業向產業形態的中高端領域邁進,提升在樂器行業的品牌影響力和附加價值。
帶動扶貧,又快又好實現產業振興。
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促進全縣產業結構優化,提供就業崗位和創業資金支持,解決2000多個貧困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每年可實現人均增收3-8萬元。同時,也將有效增強農發行政策性金融支農作用的發揮,加快蘭考縣鄉村戰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