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環”快速路實現完整閉合,“四環”高架主線實現通車……“十三五”以來,我市持續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兩縱兩橫兩環”快速路網系統和城市路網系統建設等,基本實現“15分鐘上快速路、15分鐘上高速”的“暢通鄭州”目標,推動出行跨入“快時代”。
打通城市交通“大動脈”
“隨著四環高架主線開通,現在上班走西四環上隴??焖俾罚戎案r方便,早上也不用那么急著出門了。”住在二七區馬寨附近的張女士,對高架出行深有感觸。
近年來,我市不斷推進市政道路建設,構建城市交通“大動脈”——“兩縱兩橫兩環”快速路網,方便出行的群眾可以在高架上自由轉換,暢通出行。
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農業路快速化工程涉鐵段高架主線、東三環快速化工程南三環—南四環段高架主線、北三環東延快速通道工程東四環跨線橋先后建成通車,鄭州的“兩縱兩橫+三環”快速路網系統已全面建成。
與此同時,作為我市主城區“兩縱兩橫兩環”快速路網系統中的外環——四環線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高架主線已于今年6月底試通車,四環高架與三環形成雙環并行,雙環自由切換最多15分鐘就能到達。
據了解,四環工程于2017年12月30日開工建設,是我市乃至全省全國市政道路中工程體量較大的一個大型城市立體交通項目。工程由大河路、東四環、南四環及西四環組成閉合環線,途經鄭東新區、經開區、管城區、二七區、中原區、高新區、惠濟區、金水區,路線全長約93.3公里。隨著高架主線開通后,目前正進行地面道路施工,預計年底基本完工。
業內人士認為,交通的基礎設施提升是先行,建設“兩縱兩橫兩環”快速路網,尤其是四環工程,不僅有利于拉大城市框架,讓居民的出行更便捷,也能優化城市功能,體現鄭州高質量推進城市發展,提升居民心中的微觀感受。
改善城市道路“微循環”
城市路網包括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線道路等,與群眾出行息息相關。今年上半年,鄭州開建城市路網項目,首批開工涉及11個項目、投資6.51億元,分別是騰飛路、馮莊東路、德信路、霞飛南路、花溪南路、普慶路、高皇路、黃家庵北路、新興街、湖東路、金水路西延跨西流湖橋梁工程等。
首批工程開工的同時,市城建局繼續大力推進一大批城市路網工程的前期工作,具備條件的將繼續開工建設,確保具備條件一條就開工一條。
市城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打通斷頭路,建設城市路網工程將進一步完善城市交通路網體系、暢通中心城區“微循環”,實現道路“快連快通”,緩解城區交通壓力。
據市城建局統計顯示,“十三五”以來,我市累計完成城市路網工程建設幾百項,新增通車里程幾百公里。目前三環內“斷頭路”現象基本消除,城市路網“微循環”系統已得到極大改善。
道路有機更新提升出行品質
金秋十月,雨后的鄭州更加朗潤。經過改造提升的未來路(中州大道—沈莊路)段,路標清晰,人車分離,沿路的綠化帶如同一條綠色風景線,鋪設透水石的路面隨著雨水沖刷,更顯干凈整潔。
“沒想到道路改造效果這么好,雨天都不怕在路上走了。”住在未來路順河路附近的馬先生說,之前下雨有積水,雨天又不好打車,走路去上班經常濺一身泥水,現在不愁了。
未來路(中州大道—沈莊路)段是“一環十橫十縱”道路綜合改造工程的一期工程。“一環”即三環快速路,“十橫”即10條東西走向主要道路,“十縱”即10條南北走向主要道路。
據了解,我市計劃2021年底前完成“一環十橫十縱”道路路面、交通設施、雨污水管網增容、水電氣暖及通信管線等配套設施建設、架空線纜入地、街道景觀綠化及城市家具、沿街建筑立面改造提升,通過道路綜合改造工程帶動城市管理提升與人居環境改善。
據介紹,該工程分3期實施,目前一期工程已經進入收尾階段,預計本月基本完工。完工后,這些“微改造”將極大地提升群眾出行品質。(記者 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