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容積率、筒子樓,鄭州購房者最大的痛點終于解決了。7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與建筑風貌管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河南省省轄市新建住宅建筑高度原則上不超過26層,容積率不超過2.5。
此政策的發布,會產生哪些影響?房價是否會有所波動?河南商報記者就此采訪了部分業內人士。
梳理
省轄市新建住宅高度不超過26層,容積率不超過2.5
《意見》要求,省轄市、濟源示范區建成區要按照產城融合的空間形態,組團之間依托山體、林地、園地、耕地、水域等規劃布局網絡化的生態廊道,防止城市攤大餅式無序蔓延,合理控制開發強度。新建住宅建筑高度原則上不超過26層,容積率不超過2.5。
縣級城市建成區要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筑,住宅原則上以6層為主,6層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積占比應不低于70%,新建住宅最高不超過18層,容積率不超過1.8。
強化重點地區風貌塑造,嚴禁建筑抄襲、模仿、山寨行為
《意見》要求,要強化重點地區風貌塑造,城市中心區、新區核心區、舊城更新區、交通樞紐地區、濱水地區、沿山地區以及歷史風貌與遺產保護區等城市重點地區應單獨編制城市設計,加強城市重點地區的公共空間與建筑設計引導。不得損壞或者擅自遷移、拆除歷史建筑和傳統民居,不得破壞地形地貌和古樹名木。
在強化建筑風貌塑造方面,《意見》提出,建筑設計應落實城市設計和詳細規劃的管控要求,重點加強對體育館、科技館、展覽館、博物館、圖書館、大劇院、市民服務中心、機場、車站等重要公共建筑的管控,嚴禁建筑抄襲、模仿、山寨行為。
完善城市與建筑風貌管理制度,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
《意見》要求,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確需建設的,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會同有關部門結合消防等專題論證進行建筑方案審查,并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
《意見》強調,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組織編制的總體城市設計,需在本級政府批準后一個月內報省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備案。各類國家級保護區以及鄭州市區的體育場館、展覽館、博物館、大劇院等超大體量公共建筑,其建筑設計方案經審定后按程序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
解讀
商品化住宅被圈進理性發展的籠子里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認為,理解這個政策還是要放在“房住不炒”的大原則下。房價上漲空間被壓低,拿地和開發成本的雙增加以及住宅價格的嚴約束,使住宅類房地產開發商的市場預期降低,這將倒逼開發商轉型升級或轉行投資。樓市理性和住宅市場的常態化發展可望被定格在為居住而開發的基調上,房地產業利潤率有望更加接近社會平均利潤率,商品化住宅被圈進一個理性發展的籠子里。
“但是對于開發商已經拿到的地塊,容積率和建筑高度怎么處理?建議老地老辦法,新地新辦法,不要一刀切,要給開發商和市場一個緩沖余地。同時,建議強化中原建筑風貌的構建,讓河南建筑具有強烈的標識感。”宋向清說。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說:“這個可以理解為限高政策,在全國的其他城市也會有此類政策。該政策確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項目開發的盈利問題,河南本地及在河南做投資的房企需要格外重視該政策,在成本和銷售收益方面做一個權衡。”
一資深房地產人士認為:“此政策對開發商在拿地前的考量、新項目成本的控制以及銷售政策的制定方面,都會造成一定影響。‘房住不炒’依然是主旋律,房價過快上漲或大幅下跌都不利于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記者李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