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虛假房源充當“誘餌”吸引客戶到訪;銷售時的口頭承諾不寫入合同,“說了不算,算了不說”;在租房合同中玩文字游戲,各項費用未明示,待消費者入住后再增加費用……作為一名購房者,尤其是此前對購房事宜并不了解的“小白”,您在購房時遇到過這樣的“坑”沒?
臨近春節,鄭州市二手房市場,尤其是各類優質教育資源周邊的學區房交易活躍度顯著增強。為保障廣大購房人的合法權益,河南省消費者協會(下簡稱省消協)聯合鏈家、德佑、住德、世家等知名二手房中介企業開展了“對假房源說不”為主題的活動,倡導行業自律,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如您在購買或租賃住房時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也可撥打消費者權益保護熱線(12315)進行投訴。
對中介投訴逐年下降 但仍存三類投訴“重災區”
臨近春節,鄭州市二手房市場,尤其是各類優質教育資源周邊的學區房交易活躍度顯著增強。
“過了年,各小學都要開始報名了,所以春節前后,二手房,尤其是優質學區房都會迎來一波‘小陽春’。”供職于鄭東新區康寧街上一家連鎖中介門店的資深經紀人這樣對記者解釋。
對于二手房市場交易活躍度的增強,省消協從即日起,將聯合多家知名二手房中介企業開展“對假房源說不”為主題的活動,以倡導行業自律,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省消協副秘書長王中勝說,根據省消協投訴部受理投訴情況顯示,2018年共受理房屋房產類投訴63件;2019年共受理68件;2020年共受理75件。2018年共受理房屋中介服務類投訴20件;2019年共19件;2020年共3件。
“房屋中介服務糾紛的投訴逐年下降,但所接到的投訴領域也相對集中。”王中勝說,目前,對房地產市場領域的消費者投訴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第一,經營者私下的承諾難以兌現,消費者維權難。王中勝介紹說,部分房地產經營者為了吸引消費者,在銷售中常通過口頭承諾給予消費者優惠,但這些承諾卻不寫入合同當中。如某些開發商在明知消費者并不具有購房資格的情況下,私下承諾消費者可以通過走非常規渠道為消費者辦理購房資格,或者幫助消費者貸款,但實際上開發商無法兌現。而事后一旦發生糾紛,經營者多否認前期承諾,或以銷售人員離職為由,拒絕履行承諾,而消費者處于已貸款卻無法購房,或者交了定金無法收回等窘境,取證難維權更難。
第二,部分黑中介擾亂市場秩序侵犯消費者權益。“這一類型的投訴主要出現在房屋租賃領域。”王中勝表示,在目前的租賃市場結構下,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買方始終處于弱勢的地位,消費者信息獲取完全依靠中介,處于弱勢地位。有些中介提供虛假房源,騙取中介費,或是在租房合同中玩文字游戲,合同中各項費用未清楚向消費者明示,待消費者入住后以各種理由增加費用,欺騙消費者。
第三,近年來體現得尤為明顯的問題,“即銷售地與實際履行地不一致而產生的糾紛”。王中勝介紹說,近年來,在許多一線城市地產經營相對成熟的情況下,部分開發商已看到了二三線城市的巨大潛力,在這些城市銷售商鋪、養老院等投資性房產。但此類商業行為的銷售地與房產所在地多為異地,消費者對當地的發展狀況非常陌生,也缺少實地探訪與調查,僅僅聽信開發商一面之詞就下重金投資,常常是連成本都無法收回。即使消費者成功解除合同,多半也會扣除大筆違約金,造成巨大損失。
租房、買房被“坑” 歡迎致電消協維權
“為確保房源的真實,貝殼如今建立了總量有2億套房屋的‘樓盤字典’,其中河南省內有827萬套房屋,省會鄭州有478萬套。今天的成績,來自于多年來對于真實數據的積累。”在省消協活動現場,說起對“真房源”這一目標的要求,貝殼找房鄭州運營總經理祁凱杰如是說。
交流中,祁凱杰指著一張記載有3000多條信息的電子表格對記者說,從2018年進駐鄭州兩年多來,貝殼累計對上傳假房源的經紀人實施了3060次扣分或處罰,處罰資金全部獎勵給了投訴人。
“從2020年3月起至今,通過全國各地新經紀品牌門店的努力,貝殼全國真房源占比已從當年的86%上升到了如今的95%。”祁凱杰介紹說,在貝殼所建設的“樓盤字典”中,每一條房源信息都需經過回訪甄別,確保是真房源。無論是經紀人發現的,還是客戶發現的,只要是假房源,包括已經出售的、價格水分較大的甚至面積不對的,貝殼都會對平臺合作經紀人進行追責。貝殼對有問題房源可以做到假一賠百元,并通過各種方式倡導廣大公眾監督。2019年,貝殼找房對平臺數百萬套房源不斷進行核查驗證,假一賠百元承諾賠付金額超過500萬。
為保障廣大購房人的合法權益,省消協也將從即日起聯合鏈家、德佑、住德、世家等知名二手房中介企業開展“對假房源說不”為主題的活動,倡導行業自律,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如您在購買或租賃住房時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也可撥打消費者權益保護熱線(12315)進行投訴。(作者 陳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