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鄭州市政府印發《鄭州市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工作實施方案》以來,鄭州的老舊小區改造進行得如火如荼,2020年,鄭州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200個。
日前,記者走進管城區內正在進行老舊小區改造的鳳凰片區了解情況。在這里記者看到,路的一排小區正在整齊劃一的接受改造。走進其中一個小區的大門,映入眼簾的就是已經裝好等待使用的電梯。
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老舊小區的改造包括道路交通設施、強弱電入地、雨污水改造、公共設施帶、園林綠化、違章建筑、夜景照明、建筑本體和城市色彩等方面。其中,在建筑本體的細節尤其為居民們所挑剔,因此很多小區的改造都從建筑本體的改造開始。而建筑本體的基礎之一就是外墻面的改造。
此前,有很多老舊小區的居民反映房子“冬冷夏熱”。這不,宇通花園7號院的墻面就裝上了保溫外墻。據該小區的技術負責人謝國志介紹,當樓房裝上保溫墻后就相當于裝上了一層“隔熱布”,夏天時居民們開空調時間可以縮短,節省能源。當然,到了冬天,這層“隔熱布”又變成了“保溫層”。“往年我們暖氣加上電暖氣都嫌不夠暖和,這兩天降溫開會空調屋里熱氣就聚起來了,今年冬天光送暖氣應該就夠用。”已經裝好保溫外墻的住戶張先生說。
在該小區的公示板上,記者看到了保溫墻的材質報告。原來,低樓層和高樓層所用的材質還有些差別。針對這些材質問題,該小區的施工人員做出解釋,低樓層之所以與高樓層所用的材質有差別是因為樓層越高,接觸的陽光面就越多,所需的材質等級就越高,而低樓層所用的材質就已經滿足使用需求,無需再增加材質等級,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縮小建設成本。
在建設順序方面相關技術人員表示,全小區的外墻保溫做好后將會進入對小區道路的交通設施改造的階段。在道路綠化、停車場和公共健身等設施還要看社區的的面積大小和道路寬窄等因素依據小區自身的特點來打造小區新面貌。“眾口難調,但是我們都盡力滿足大家的愿望。”該小區物業負責人說。(記者 于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