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市民侯紫娟走進汝河小區剛開業的“聽云觀雨書店”,買了這個深秋的第一杯奶茶。“這個書店環境真好,不僅能看書,而且飲品、零食一應俱全,在這兒待一天也不會煩。”侯紫娟感嘆道。
記者從汝河小區東門進入,只見機動車有序停放在劃好的車位上,道路畫線清晰,標志醒目,兩側綠植郁郁蔥蔥。再往里走,汝河小區內的小學北側的違章建筑已然拆除,變成了游園綠地,鵝卵石鋪就的羊腸小道別有韻味。小區北街以前凌亂的小店也整肅一新,重新鋪的柏油路十分寬闊,解決了道路擁堵亂象。
“以前汝河小區成了臟亂差的代名詞,現在變得干凈、整潔又時尚,住到這里啊,幸福感滿滿。”王阿姨是汝河小區“第一代”居民,住了30多年,說到小區的變遷感慨萬千。
也許只有小區原住民才知道,這個家園曾經的歷史多么輝煌!汝河小區始建于1983年,是市政府興建的居住小區的“樣板工程”。占地面積20.4萬平方米,樓房108棟,建筑面積達23萬平方米。小區內還建設了兩所幼兒園、一所小學,配套設施齊全,是當時鄭州市第一個建筑規模大、公共設施配套比較齊全的居住小區,也吸引了全國的目光。
1985年12月,當時的國家城建部在汝河小區召開現場會,鄭州、濟南、合肥三市聯合評比,汝河小區工程榮獲“全優樣板工程”稱號。1988年,汝河小區獲國家設計獎和河南省優秀工程設計獎。
時過境遷,汝河小區這個昔日的“樣板”也步入不惑之年。城市擴張,人口大量涌入,以前規劃的配套、管網也不堪重負,管道堵塞污水外溢,垃圾遍布??吹饺绱谁h境,汝河小區的“第一代”居民大多已外遷,這里也成為外來打工者租住地。巨大的人流涌入,在壯大經濟的同時,小吃攤點、占道經營也為小區管理帶來許多難題。
2017年,在“雙迎攻堅”工作中,汝河小區被列為綜合整治工作重點,2019年11月,我市大力推進“三項工程一項管理”,汝河小區又被列為老舊小區改造整治范圍。今年3月21日汝河小區啟動改造,拆除違章建筑340處、防盜網300余個,清運建筑垃圾13250立方米,鋪設水、電、暖、燃氣各種管線15公里,整修路面3萬余平方米,完成墻內外粉刷185000余平方米,修繕屋面防水25600平方米,新增綠地2757.8平方米。
“改造后的汝河小區不僅劃了800多個機動車停車位,還修了17個電動車棚。”中原區汝河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吳孝剛介紹,汝河小區始建時就沒有路燈,這次在主要道路上設置太陽能路燈41個,新增晾衣桿70個,新建養老服務中心520余平方米、黨群服務中心1000余平方米,圓滿完成了汝河小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
老黨員張根有平時不吸煙、不喝酒、不打牌,就是愛看書。以前他總是拎著小馬扎到新華書店看書,“小區新建了個書店方便多了,不用跑遠路了”。
采訪時,記者看到這個綜合設施齊全的服務中心,內設有預防保健、傳統醫療的健康中心;有知識共享、信息交流、互動閱讀的城市書屋;有溫馨幸福的婦女兒童之家;有傳承紅色基因的小區變遷史室;還有休閑娛樂的中心花園、小游園和健身小廣場、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高齡”的汝河小區搖身一變,成了集文化、生態、便捷、健身、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現代化小區,居民盡享幸福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