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強省的戰略下,一張承載著1億河南人夢想的高速路網呼之欲出。
近日,《河南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和《關于加快高速公路建設的意見》出爐。9月23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加快高速公路建設新聞發布會,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徐強對規劃具體內容進行解讀。徐強指出,此次規劃新增35條線路,到2035年河南高速公路總里程將達到13800公里。
徐強透露,今年年底前,全省將力爭開工建設20個、1241公里高速公路項目,總投資1792億元。
新規劃出爐!到2035年新增35條、改擴建15條高速公路
1994年,河南省第一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開啟了河南省高速公路的發展歷程。
“從服務支撐區域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更高出行需求來看,我省高速公路發展還存在省際通道不完善、區域路網不平衡、重要通道節假日擁堵不通暢等薄弱環節。”徐強指出。
新時期、新背景下,新的規劃呼之欲出。據了解,規劃在2016年高速公路網規劃總里程10050公里的基礎上,新增規劃3750公里,規劃總規模達到13800公里。
具體規劃將新增35條線路,按照功能劃分為5大類:國家城市群大通道路線10條(1718公里)、鄭州都市圈輻射路線4條(315公里)、洛陽都市圈聯動路線5條(385公里)、大別山革命老區對外通道路線7條(565公里)、擁堵路段分流路線9條(767公里)。除了新建高速,《規劃》也將改擴容改建路線15條合計2738公里高速公路。
與此同時,規劃還有以下新特點:
強化綜合運輸及與節點樞紐銜接。實現49個高鐵站、9個民航機場、9個水運港口10分鐘上高速,180個產業集聚區、115個主要物流園區20分鐘上高速,所有4A及以上景區30分鐘上高速。
支撐鄭洛都市圈、大別山等重點區域建設。重點建設新增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項目和“兩圈三山六通道” (聚焦鄭州、洛陽都市圈和大別山、太行山、伏牛山發展項目,強化京港澳、連霍、大廣、二廣、寧洛、北沿黃等六大主通道建設)高速公路項目,有效提高重點區域路網密度、交通網韌性,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新增出入口154個,縣縣雙高速。在已建成高速公路上規劃新增出入口154個,基本實現所有省轄市形成高速公路環線,周邊出入口達到8個以上;所有縣有兩條及以上高速公路通過,縣城有4個以上高速公路出入口;所有鄉鎮距高速公路出入口20公里以內。
省際出口增至68個,優化高速公路大通道布局。省際出口增加至68個,平均間距縮減至39公里,調整優化大通道布局,讓支線變干線、末梢變節點,實現了路網再平衡,與周邊省份互聯互通水平顯著提升,與京津冀、長三角等城市群及沿海發達地區聯系更加緊密。
新增分流路線9條,完善連霍和京港澳復合通道。據徐強介紹,規劃將新增分流路線9條,擴容改造路線15條,完善連霍和京港澳復合通道,提升通行能力,解決鄭州、洛陽都市圈重型車輛過境帶來的交通擁堵和環保壓力。
強化生態保護和資源集約節約。充分利用重要河流橋位資源,做到高速公路與鐵路等共建共用橋梁。注重高速公路建設與生態環境相協調,與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新增出入口靈活多樣、因地制宜減少占地和投資。
年底前河南3條高速公路通車,力爭20個、1241公里高速項目開工
宏偉的藍圖最終需要具體的實施。在1.38萬公里的總目標下,規劃將如何落實?
徐強表示,具體規劃分兩階段實施:第一階段至2025年,全面完成“13445工程”,即,通車里程達到10000公里以上,新增通車里程3000公里以上,完成投資4000億元以上,力爭通車里程居全國第4位,路網密度居全國第5位;第二階段至2035年,通車里程達到13800公里,路網布局實現“16縱16橫6聯”(16條南北縱向通道、16條東西橫向通道、6條省會聯絡線),基本實現“市市有環線、縣縣雙高速、鄉鎮全覆蓋”。
就2020年來說,河南省按照“四個一批” 的思路,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建設一批”,推動全省22個、1295公里、投資1515億元的在建高速公路加快建設。二是“竣工一批”,確保堯山至欒川等3條高速年底前建成通車,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到7100公里,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方陣。三是“開工一批”,加快推動項目前期工作,力爭20個、1241公里、總投資1792億元的高速公路項目年底前開工建設;四是“儲備一批”,做好建設項目儲備,提前啟動具備條件的項目建設。
截至8月底,全省22個在建高速公路項目完成投資235億元,占年計劃的72%。距離年底僅剩3個多月,我們將進一步加強項目建設管控,強化組織領導,確保完成年度360億元交通投資目標,為全省“六穩”、“六保”工作做貢獻。(記者 陳玉靜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