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我省已實現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應就業盡就業’‘應培訓盡培訓’。截至9月14日,全省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已經達到195.07萬人,較去年增加近8萬人左右,提前實現國家提出的‘中西部地區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總數不少于去年’的年度目標……”9月22日,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甄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之就業創業扶貧專場上如是說。
多措并舉 穩定貧困勞動力就業
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疫情初期,我省著眼于解決農民工“出不來、行不通、進不去”的難題,創新輸出有組織、健康有監測、承運有防護、送達有交接、全程可追溯“四有一可”模式,組織專機專列專車5萬多趟次,幫助1374萬農民工返崗復工。
“針對貧困勞動力,實施‘七個優先’,優先組織就地就近就業、優先組織外出務工輸送、優先支持返鄉創業、優先對‘三無’人員兜底安置、項目建設優先安排貧困勞動力務工、優先支持帶貧產業、優先開展就業培訓。”李甄說,今年前4個月,我省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86.08萬人,農村貧困勞動力返崗率高出全省農民工13個百分點。
同時,我省積極開展“就業扶貧百日攻堅”,確保每一個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緊盯14萬脫貧監測戶、21萬邊緣戶,對存在失業或就業不穩定的確保及時幫扶上崗,對貧困人口超過5000人的20個重點縣和52個未脫貧村采取“省廳盯縣、市局盯鄉、縣局盯村”,實行“月報告、月督查”制度,幫助就業困難的貧困勞動力及時上崗就業。
此外,通過為企業紓困,以穩定現有企業崗位,全省為企業減征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376.2億元,返還失業保險穩崗資金38.83億元,惠及企業2.04萬戶,穩住了企業、保住了崗位,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也就有了基礎和載體。
“授人以漁”開展技能提升培訓
為了提高貧困勞動力就業能力,我省積極開展技能提升培訓。“堅持‘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工作目標,組織引導培訓機構創新‘菜單式’‘點單式’等培訓模式,‘因村、因人、因時’開展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服裝加工、家政服務等實用技能培訓。”李甄介紹。
同時,建成河南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平臺,遴選推出84家優質線上免費培訓平臺,提供24小時線上培訓服務。組織全省95家技工院校、1285家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與全省9536個貧困村開展“一對一”技能扶貧,9494名貧困勞動力入讀技工院校接受系統教育。
此外,對實現6個月以上穩定就業的,給予企業最高不超過1200元的“以工代訓”補貼。投入1.52億元建設38個貧困縣勞動力轉移就業品牌基地。截至8月底,全省累計免費培訓貧困勞動力178.69萬人。
創業帶貧 帶動貧困勞動力“家門口就業”
“我省堅持把返鄉創業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通過政策推動、園區帶動、項目驅動,鼓勵更多‘能人’返鄉下鄉創業,創辦更多市場主體,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發揮創業帶貧效應。”李甄介紹。
據了解,我省通過成立“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投資基金”,目前已投資項目59個,實現基金投資75億元。降低創業擔保貸款門檻,累計為返鄉農民工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01.55億元。同時,發揮示范引導帶動作用,累計評審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縣36個、示范園區105個、示范項目201個,評選返鄉下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優秀項目181個,形成創業帶動脫貧的積極導向。
截至8月底,全省返鄉下鄉創業人員達162.72萬人,累計帶動就業960.15萬人,其中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62.41萬人。
“近日,我省圍繞穩定和擴大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又聯合出臺了新的‘12條措施’。 ”省人社廳農民工工作處處長劉現生說,“其中包括,把貧困勞動力參加創辦(改善)企業培訓補貼標準,由原來的1000元,提高到現在的1500元;貧困勞動力初始創業補貼標準,由原來的5000元,提高到現在的10000元;貧困勞動力創辦實體補貼比例,由原來的50%,提高到現在的80%,年補貼限額由2萬元提高到3萬元;助力脫貧攻堅優秀項目獎補標準,由原來的2萬-15萬元,提高到現在的5萬-20萬元。加大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投資基金對初創型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創辦的小微企業等一大波利好政策。”(河南經濟報記者 焦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