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與旅游融合,文化可以走向“遠方”,旅游也會更有“詩意”。
贏得世界客屬第33屆懇親大會舉辦權,《風起洛陽》《龍門金剛》等優質文旅IP不斷涌現,外交部發言人多次向世界推介……近年,古都洛陽頻頻“出圈”,文旅融合成為推動洛陽高質量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作為黃河流域重要節點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陽緊抓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機遇,搶抓文旅產業發展新風口,持續深化文旅融合,打造“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文旅新業態,加快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著力推動文旅文創成支柱。
搶抓風口 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
身著古裝赴“武皇夜宴”、觀賞唐朝樂舞表演、與NPC(真人扮演的服務型角色)互動尋寶解迷……
這不是古裝劇拍攝現場,而是洛邑古城景區夢唐閣沉浸式體驗館依托洛陽歷史文化資源和景區特點,推出的特色“劇本殺”項目。在這里,游客可以隨著劇本的推進,沉浸式體驗盛唐風情。
龍門石窟精心打造《香山秘境》“劇本殺”,讓游客沉浸式體驗龍門千年傳奇;洛陽博物館借助數字化技術,融合劇本游戲,讓文物“活”起來……如今,“劇本殺”這一在年輕人中頗為流行的沉浸式娛樂業態,已與洛陽的景區、博物館等場所深度融合,為游客提供全新的沉浸式文旅體驗。
沉浸式文旅是現階段文旅產業發展的新風口,洛陽文旅資源豐富,在發展沉浸式文旅產業上具有獨特優勢。近年,洛陽市把握文旅產業新變化,著力豐富沉浸式文旅新業態,加快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
放眼全國,文旅行業的“優等生”無一不是以重大項目立身。我市把沉浸式文旅項目作為重點,依托《風起洛陽》《唐宮夜宴》《洛神水賦》《龍門金剛》等優質文旅IP著力打造一批沉浸式體驗項目,支持創作“夢里隋唐、盡在洛邑”等實景劇本殺作品,為沉浸式文旅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沉浸式體驗不是簡單的業態復制,而是需要不斷升級、創新。洛陽市通過跨界融合、協同創新,將數字技術與場地、建筑、人文環境等相結合,在洛邑古城、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上陽宮等地打造沉浸式場景,積極利用科技手段進行文旅資源的鏈接與創造,加快傳統產業向沉浸式產業轉型。
凸顯特色 打造文旅品牌矩陣
和王維“對詩”、與邵雍一同“賞”牡丹,沉浸式“穿越”體驗盛唐風范……這些在牡丹博物館成為可能。該館運用科技手段,演繹與牡丹文化有關的歷史典故,讓游客沉浸式體驗牡丹文化的魅力。
在龍門大道與古城快速路交叉口東南角,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展示中心項目與周邊綠化、水系等景觀融為一體,靚姿顯現。不久的將來,這里將建成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展示中心,打造保護傳承黃河文化的新地標。
品牌就是品質品位,就是吸引力競爭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必須從全國大格局、以國際大視野審視文旅產業,凸顯特色優勢,著力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的知名品牌。
圍繞促進文旅融合發展,洛陽市充分發掘洛陽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堅持國際標準、洛陽特色,整合資源、加強協作,著力打好“盛世隋唐牌”“黃河文化牌”“伏牛山水牌”“國花牡丹牌”“工業遺產牌”,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旅品牌矩陣。
抓好隋唐洛陽城歷史中軸線復原展示,全力推進黃河流域非遺保護展示中心建設,謀劃建設工業遺產博物館……在文化和旅游的水乳交融中,在項目建設的加快落地中,洛陽正著力叫響文旅融合特色品牌,奮力譜寫文旅融合新篇章。
創意引領 為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
前不久,由洛陽博物館授權發布的“洛邑盛景”系列數字藏品限量發售。系列數字藏品以洛陽博物館館藏文物東漢石辟邪、東漢釉陶熏爐、唐三彩駱駝、唐抬腿陶馬、北魏牽手女俑為創作原型,發售僅3天便售罄。
從簡單的文物復制品,到手機殼、鑰匙鏈、冰箱貼,再到充滿創意的考古盲盒、文博數字藏品……近年,洛陽文創產業經歷了從“1.0”到“4.0”的發展,文創產品也在更好地講活“洛陽故事”。
創意是文旅融合發展的靈魂。我市強化創意引領,積極探索文化文物資源與新技術新應用的跨界融合,做大做強工藝美術、精品演藝、實景游戲、數字文博等文創產業,為文旅融合發展注入新活力。
《龍門金剛》《風起洛陽》《登場了!洛陽》……近年,洛陽城市“IP”深入人心,年輕化、視頻化的生動展示,不斷推動洛陽的城市氣質朝著更加青春、有活力的方向發展。
市文廣旅局已與愛奇藝平臺開展系列合作,啟動“洛陽‘IP’聯動計劃”,全景圍繞洛陽城市“IP”,對VR實景、電影、網劇、衍生文創、綜藝等領域進行細分開發。隨著一個個項目的落地,洛陽城市美譽度和吸引力將進一步提升,以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強文旅發展內生動力。
緊盯新需求、適應新變化、豐富新業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洛陽將把文化資源優勢更好轉化為發展優勢,開創文旅文創融合發展的新天地。
來源:洛陽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