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近通過的《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里包括了一項重要的氣候法案,電動汽車行業是最顯而易見的贏家之一,但這些新的優惠和補貼可能不會像投資者或政界人士所期望的那樣「雨露均沾」。
CFRA分析師加勒特·納爾遜(Garrett Nelson)近日發布研報指出,$特斯拉(TSLA.US)$是氣候法案下最大的贏家,其他贏家包括$通用汽車(GM.US)$和$福特汽車(F.US)$。
理由非常顯而易見,這三家公司生產的大多數電動汽車都有資格享受7500美元的購置稅抵免。更重要的是,特斯拉是電動汽車銷量最高的公司,該公司生產的Model 3和Model Y是美國最暢銷的兩款電動汽車。
(相關資料圖)
圖片
尼爾森指出,相比較之下,$菲斯克(FSR.US)$、$Lucid(LCID.US)$、$Rivian Automotive(RIVN.US)$、奔馳(Mercedes Benz)、大眾(VOW3.德國)和韓國車企將成為新法案下的輸家。
要獲得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車輛必須在北美組裝,而且價格必須達到一定水平,卡車的售價必須低于8萬美元,轎車的售價必須低于5.5萬美元。從對售價的規定來看,奔馳、Lucid和一些Rivian的車型將失去享受這一稅收抵免的資格。Fisker、梅賽德斯(Mercedes)和韓國車企則尚未在北美生產電動汽車。
這7500美元中到底有多少會回到消費者的口袋里還有待討論。加拿大皇家銀行(RBC)分析師約瑟夫·斯帕克(Joseph Spak)近日在研報中寫道,他認為消費者不會收到全部金額。
他給出的理由也很容易理解。這一優惠將為汽車制造商漲價打掩護,實際上汽車制造商將與消費者一起分享優惠政策。
由于今年物價一直在上漲,汽車行業漲價的壓力很大。斯帕克指出,福特已經將其電動皮卡F-150閃電的價格上調了6000美元到8500美元左右,Rivian將價格上調了1.2萬美元。
漲價是因為成本上升,汽車制造商正試圖抵消電池材料以及用于工廠運營的勞動力和能源等其他成本的上升。
相比購車者,實際上汽車制造商才是稅收抵免政策更大的受益者。使用氫氣的運輸公司是《通脹削減法案》的另一批贏家,其中包括$Nikola(NKLA.US)$、$普拉格能源(PLUG.US)$和$康明斯(CMI.US)$,這三家公司計劃使用氫氣作為重型車輛運輸的燃料。
使用可再生資源生產的氫氣可以享受每公斤3美元的稅收抵免(1公斤氫氣大致相當于1加侖柴油),這是一筆數目不小的補貼,而且有可能重塑和鞏固氫作為交通燃料的格局。
氫像天然氣或石油一樣燃燒,但氫氣中不含碳,所以燃燒時不會產生二氧化碳。到目前為止最大的問題是制氫成本較高,3美元的補貼可以帶來很大的幫助。
7月底參議員喬·曼欽(Joe Manchin)和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達成協議、為氣候法案的通過鋪平道路后的最初幾天,Nikola的股價從大約5.5美元漲到了近9美元,目前已跌回5.5美元左右。
在氫氣行業出現了一些興奮和看好情緒之后,投資者現在要做的是仔細研究哪些與氫氣相關的公司受益最大,這也是電動汽車行業投資者一直在做的。
《通脹削減法案》通過以來,特斯拉上漲了約12%,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分別上漲了約16%和20%,奔馳和大眾分別上漲約3%和6%。相比之下,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同期分別上漲約5%和4%。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