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河南路改造提升工程快車道已全部完成瀝青攤鋪,預計今年國慶節前完工通車,有效提升該段道路通行效率。
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自濱河南路改造提升工程今年6月9日全面開工以來,3家施工單位抽調精干力量,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上,全力提速攻堅,著力減少對周邊群眾的影響。8月6日工程進入瀝青攤鋪階段,目前全線6.1公里的快車道已完成瀝青攤鋪,進入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鋪設階段。
改造提升段全程將無紅綠燈 支路“右進右出”
濱河南路改造提升工程,東接古城快速路西苑橋西側道路漸變段,西至文仲大道,全長6.1公里,按照紅線寬40米進行改造提升,在現狀道路北側新建東西向車道,將現有雙向4車道提升為雙向6車道。
按照地面快速路設計理念,在此次改造提升中,該段濱河南路全面取消紅綠燈控制,東西向主線將實現連續通行,沿線南北向支路采用“右進右出”模式組織,全面禁止左轉,著力提升東西向快速交通通行效率。此外,濱河南路與凌波大橋、瀛洲橋的轉向交通也進行了優化。
3處東向東掉頭 2處西向西掉頭
取消紅綠燈后,沿線南北向車輛如何與濱河南路實現轉換?記者在現場看到,位于瀛洲橋東側的掉頭車道已經完成施工。
在此次改造提升中,該段濱河南路布置4米中央綠化帶,同時設置5個專用掉頭車道。其中,東向東掉頭車道有3個,分別在文仲大道環島東側、凌波大橋西側、瀛洲橋西側,西向西掉頭車道有2個,分別位于凌波大橋東側、瀛洲橋東側。
引入“人非共板”建設理念
在此次改造提升中,該段濱河南路對道路斷面結構進行了優化,引入“人非共板”建設理念。
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所謂“人非共板”,就是非機動車和行人共用一個道路板塊。在“人非共板”道路上,人行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無高差、共板使用,通過鋪筑不同色彩路面結構,清晰區分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可以最大程度節約空間資源。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改造后的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比機動車道路基高,同時通過綠化帶與機動車道分割,可以有效解決“機非”混行問題。
該負責人介紹,濱河南路改造提升工程的實施,將有效解決古城快速路與濱河南路連接處的“卡脖子”問題。濱河南路改造提升工程完工投用后,將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西部片區交通的通達性,有力促進城市提質。
來源:洛陽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