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已過去一年。一年來,許昌市以“統籌推進,突出重點,家校共育,加強宣傳”為校內提質抓手,以“健全體制機制、聚焦督查整改、更新家長理念、強化平臺建設”為校外治理著力點,實現“校內提質”與“校外治理”聯動,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推進“雙減”從作業管理入手
推進“雙減”,許昌市從作業管理入手。許昌市教育部門健全完善作業管理機制、公示制度,嚴控中小學生作業量,保障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在60分鐘以內,初中不超過90分鐘;建立“無作業日”和作業負面清單制度,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建立作業熔斷機制,保障“三個時間”,即必要睡眠時間、學校作息時間、晚上就寢時間,確保學生睡眠充足,健康成長。
與此同時,許昌市狠抓校內提質增效,在全省率先出臺了《許昌市義務教育階段小學語文等12個學科作業設計與實施指導意見(試行)》,提升作業管理水平和作業質量,體現了鮮明的學段、學科特色。在2022年河南省義務教育階段作業設計優秀案例評選中,許昌市獲得一等獎7個、二等獎21個、三等獎38個。
實現課后服務兩個“全覆蓋”
在規范作業管理的同時,許昌市義務教育學校“一校一案”全面落實課后服務,按照“5+2”模式,課后服務時間達標率100%,實現了兩個“全覆蓋”(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參與課后服務的中小學生達265112人,參與率92.84%;學生和家長的滿意率在97%以上。今年以來,許昌市1區5校入選河南省義務教育階段課后服務示范區、示范校。
許昌市不斷總結提煉,挖掘先進典型,凝聚深入推進“雙減”工作的強大合力。許昌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通過“華為云”精準教學云平臺,形成了“一管三精一輔導”的作業管理模式,以信息化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確保減負不減質量,入選教育部“利用信息技術加強作業管理”典型案例。市一中在“雙減”工作中形成了“345”工作模式,筑牢教育主陣地,入選教育部第五批學校落實“雙減”典型案例。以上兩個案例均被省教育廳面向全省推廣。
“減法”“加法”都要做好
“雙減”開始以來,許昌市同步加強了教師管理。3月31日,許昌市下發《關于嚴禁全市在職中小學教師參與或變相參與校外培訓機構授課的通知》,將教師是否參與違規授課作為年度考核、職稱評審、崗位聘用、實施獎懲的重要依據。全市教師共簽訂責任書2萬余份。
在加強校內管理的同時,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督,許昌市也絲毫未曾松懈。今年以來,許昌市建立“雙減”工作協調機制,強化監管,形成合力,對全市校外培訓機構開展了全面監督檢查,對全市校外培訓機構證照、師資、課程等進一步治理、規范。通過校外培訓機構治理,許昌市學生校外培訓壓力和家庭教育經濟負擔明顯減輕,教育生態進一步優化。
“雙減”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作。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許昌市將堅持問題導向,主動作為,綜合施策,疏堵結合,著力在政策宣傳、機構整治、課后服務、提質增效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做好減輕過重作業負擔的“減法”,認真做好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的“加法”,全力推動“雙減”工作落地見效。
來源:許昌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