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市一流創新平臺建設又啟新篇章——近日,濮陽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與宏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蔚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惠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市屬行業龍頭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攜手共建科技研發平臺,標志著濮陽市一流創新平臺建設工作進一步走深走實。
創新平臺是集聚高端創新要素的“強磁場”。2021年9月,市八次黨代會上,市委把科技創新作為現代化建設的“一號工程”,第一次寫進黨代會報告,并具體指出“積極融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爭取更多國家、省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布局濮陽市;吸引更多高水平科研院所、一流大學、龍頭企業在濮設立研發中心,與本地高校、科研單位、企業開展合作”,吹響了“科技起高峰”的沖鋒號,打出了“創新成高原”的組合拳。
今年以來,濮陽市圍繞現代化工、新材料、氫能、新能源等重點產業發展,廣泛開展協同創新,匯聚國內外創新資源,布局一批高水平創新平臺。一時間,動能澎湃、熱潮激蕩,推動濮陽市經濟社會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不斷破浪前行。
產業鏈前端注重“引”
搶抓我省打造鄭汴洛濮“氫能走廊”機遇,出臺《濮陽市支持氫能與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濮陽市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等,繪制制氫、儲運氫、加注氫、應用氫等氫能產業圖譜,聚焦長三角地區氫能頭部企業招大引強及謀劃建設的宗惠氫氣公司高純氫氣、濮陽新型化工基地氣化島等項目,讓全市工業副產氫基本做到能收盡收、能用盡用。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發揮中原油田創新資源豐富、創新人才密集優勢,依托中石化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等高校院所,攜手氫能源領域高精尖人才、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春明等,謀劃聯合共建龍子湖智慧能源省級實驗室,為氫能產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主動對接國家、省科技戰略力量,積極融入省科學院重建重振共建研發平臺,邀請省級專家指導建設的宏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試基地獲批省級中試基地,培育發展的惠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先進功能材料產業研究院、宏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生物基材料研究院納入重建重振省科學院共建計劃。
產業鏈中端突出“建”
堅持市縣聯動、一企一策,建立臺賬,銷號管理,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創新活動達到60%,力爭2023年年底實現全覆蓋。制訂《濮陽市支持科技研發平臺建設八條措施》,提出按照1000萬元、600萬元、200萬元的標準,重獎科技型企業創建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研發平臺,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建成各類研發機構319個,其中省級研發創新平臺63個。
支持宏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河南省生物基化學品綠色制造重點實驗室”,其開發的“消+殺+洗”一體化高效消毒洗滌產品過碳酸鈉消毒顆粒和片劑,填補了濮陽無消毒顆粒生產企業的空白,完成的“生物基平臺化學品及其高值化產品的生物煉制技術”入選省“一流課題”項目庫。
連續多年,持續幫助生產不定形耐火材料的濮耐高溫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檢驗檢測中心,實施國家、省科技項目6項,促其快速成長為中國耐火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中國科技名牌500強企業、濮陽首家上市企業。
產業鏈后端做好“融”
推動創新龍頭企業牽頭組建開放型、融合型創新聯合體,濮陽氫能、聚碳新材料產業聯盟相繼揭牌成立,綠色化工新材料產業研究院、生態聚酯新材料中試基地等首批10家產業研究院、4家中試基地集中揭牌。
幫助盛源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建設離岸研發平臺,組建產業研究院,與中石化、中國石油大學聯合開發13萬噸/年聚碳酸酯項目,采用非光氣法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推動可利威化工有限公司與南京工業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合作研制水處理消殺劑,開發的“一種污水處理及其方法”“一種污水消毒系統及其方法”獲科技發明專利。
來源:濮陽市人民政府